第290部分(3 / 4)

小說:大宋權相 作者:

一千多支原始火槍地加入,對城牆的戰事來說其實效果不是很大,頂多就是多殺幾百上千個蒙古士兵而已,真正能擋住蒙古士兵的,還是更為原始的鋼刀長槍和兵力。但賈老賊帶到襄陽的臨安宋軍已經只剩下不到三萬人,一萬騎兵是賈老賊反擊的本錢,不能動,炮船還有重任,也不能動,賈老賊能往城牆的宋軍其實才一萬多人,這點兵力放在蒙古軍的三十餘萬軍隊面前,無異於就是往大海里撒了一把鹽而已,絲毫扭轉不了局面。而且這些宋軍士兵大都身上有傷,體力也沒有恢復到最佳狀態,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城牆上地戰鬥仍然異常激烈,也更殘酷。

時近正午,天空風清雲淡,地面上卻是數十萬人在生死廝殺,血流成合。襄陽城下,蒙古士兵殘缺不全的屍體已經圍著城牆堆成了一座座矮丘,有的屍山高度甚至已經達到襄陽城牆的一半;而城牆上方也是屍橫遍野,鮮血完全染紅了襄陽城牆的每一寸磚石,匯成小溪流入城中,整合血窪。可蒙古軍還在源源不絕的向城牆增兵,用於攀爬城牆地雲梯幾乎將城牆遮蓋,蒙古士兵密密麻麻的攀爬其上,喊殺之聲響徹雲霄。

仗打到這個地步,什麼火炮、毒氣彈、投石機和回回炮都已經用不上了,有用的是手雷、震天雷、火油、弓箭、刀槍和拳頭,宋軍無時無刻不在把手雷拋下城牆,三四個時辰裡,宋軍拋下的手雷已經能以萬數計,而蒙古軍用上了軍中的所有震天雷,並且極其歹毒的專挑宋蒙兩軍最為密集的牆段投擲,不分敵我的大量殺傷人命,忽必烈的鎮山法寶蒙古鐵騎也捨棄戰馬衝到城下,用弓箭對著城牆拼命拋射。在如此兇猛的打擊下,宋軍和襄陽軍民傷亡之慘重可想而知,兵力不足地缺點也暴露無遺,文天祥和楊亮節率領地機動隊在城牆上疲於奔命,不斷填補兵力損失最為慘重的地段,卻仍然是杯水車薪,城牆防線已經是岌岌可危。

“太師,我們地重型大炮已經安裝和瞄準好了,隨時可以投入戰鬥。”張世傑的傳令兵送來喜訊。正在為戰事激烈而焦頭爛額地賈老賊心中一喜,舉起望遠鏡去看虎頭山時,卻見忽必烈正在領著一幫蒙古軍的文武將領正在向襄陽城牆張望,而在蒙古軍隊的後方,還有大量的蒙古軍隊沒有動彈,預備著投入戰鬥。賈老賊咬了咬牙,心知忽必烈必然是還沒有收到宋軍諸路主力正在向襄陽合圍的訊息——否則以忽必烈的過性。必然是動用全軍來做拼死一搏,然後再掉轉矛頭去對付來援宋軍。稍一盤算後。賈老賊咬緊牙關,喝道:“告訴張世傑,敵人還沒有疲,還不是時候,保護好大炮和若思先生,沒有命令,不許開炮!”

……

和賈老賊估計的一樣。忽必烈確實還沒有收到宋軍諸路軍隊已經在襄陽合圍地訊息,所以忽必烈還能沉著指揮軍隊輪流攻城,用以節省軍力。不過到了午時二刻的時候,忽必烈就沒有那麼能沉得住氣了,先是荊門方向地斥候來報,高達已經率領宋軍步兵從陸路出發,向襄陽挺進;然後郢州和均州方面的斥候同時來報,郢州李庭芝戰船盡出。正在沿著賈老賊開闢的漢水水道趕往襄陽,而郢州宋軍也是傾巢出動,在南宋湖北安撫使向士壁的率領下從水陸兩路同時向襄陽進逼——也就是說,宋軍的諸路部隊已經開始向襄陽的合圍行動。

“賈老賊,你在鄂州佔足了便宜,這次又想玩老花招嗎?”看著沙盤標註的宋軍動向。忽必烈氣得幾乎把牙咬碎——因為忽必烈非常清楚,如果宋軍地優勢水軍在賈老賊的指揮下封鎖了漢水水道,高達又封住蒙古軍南下的道路,那麼忽必烈的主力就又將被困死在漢水以南,宋軍光靠飢餓和即將到來的冬季嚴寒就可以把蒙古軍隊凍死餓死,讓忽必烈重蹈鄂州覆轍。不過讓忽必烈稍微安心的是,李庭芝和向士壁的隊伍即便是急行軍,最快也要在傍晚時分才能抵達襄陽,也就是說,忽必烈還有半天時間從容攻城。

“傳令下去。全軍停止輪換。全部投入攻城!”忽必烈咬著牙嘶啞吼道:“傍晚酉時之前,務必攻破襄陽!”

“大汗。不能再賭了。”姚樞勸諫道:“我們現在還有時間渡河,只有渡過漢水,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否則宋人一旦合圍,封鎖漢水河道,我們想撤都沒辦法撤了。”忽必烈的其他漢人謀士也是如此勸諫,都認為忽必烈不能再賭下去。

“立於不敗之地?”忽必烈冷笑道:“宋人兵少糧多,我軍兵多糧少,宋人水軍強,而我軍水軍已經全軍覆沒,現在撤過漢水是不會輸,可宋人靠著漢水,照樣能把我們耗死!”

“大汗,我們還可以撤回中原。”張德輝小心翼翼地勸道:“以前子聰大師為大汗分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