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1 / 4)

小說:駐馬太行側 作者:敏兒不覺

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慄總忽然說道:“其實呀,這就是一個問題,只要截住了重慶附近的北路日軍主力,也就拖住了昆明附近的南路日軍。”

“哦?”嶽維漢欣然道,“老慄,這話怎麼說?”

慄總大步走到了地圖前,然後手指地圖向嶽維漢道:“老總請看,由重慶出川的道路總共有三條,一條沿川陝公路北出漢中,一條沿長江水道東出秭歸、過宜昌、直抵武昌,另一條則是沿著川滇公路南下貴州。”

“西安儘管已經失守,可大西北深處中華腹地,與華北日軍之間隔著山西及太行山,日軍若北出漢中,絕對是有去無回,可謂自投死地,因此川中日軍是絕不會走這條路線的,那麼就只剩下東出武昌以及南下貴州這兩條路線了。”

“若能以得力一部搶在日軍之前堵住荊mén,使北路日軍不得東出,則日軍迫不得已將只能南下貴州,而南路日軍為了接應北路日軍,也勢必會在貴州境內盤桓不走,如此一來,南北兩路日軍就全部被拖在西南腹地了。”

嶽維漢聞言頓時眼前一亮,原本已經毫無希望的戰局似乎又是柳暗花明了。

歷史上,慄總能從數以千計的共軍將領中脫穎而出,成為解放軍中最善於大兵團作戰的高階指揮員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此時的慄總,在臨機決斷及戰術指揮上相比嶽維漢及徐總也許還略有不如,但在戰術籌劃上卻幾乎已經是無人能出其右了。

至少嶽維漢和徐總就沒能解開如何同時拖住南北兩路日軍這個死結!

不過,這個死結只解開了一半,因為要找到“得力一部”並不容易!

既然是堵荊mén,這支“得力部隊”就只能從三野chōu調,三野總共下轄四個集團軍,其中薛嶽的第第2集團軍眼下都在川中,究竟是調薛嶽的第第2集團軍?這的確是個問題。

…………

延安,瓦窯堡。

毛主席正在起草關於“近期展開戰略反攻”的專題報告時,朱老總忽然興匆匆地走進了他的窯dòng,然後揚了揚手中的電報,朗聲說道:“老毛,西南戰役前線指揮部已經草擬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我看這個計劃可行性很高呀。”

毛主席放下毛筆,若有所思地道:“我聽說南北兩路日軍都收縮後撤了,西南戰役前線指揮部有沒有想出什莫法子,截住這兩路日軍哪?”

朱老總將電報遞給毛主席,說道:“嶽徐慄已有應對之策了。”

“哦?”毛主席欣然接過電報,匆匆看完後讚歎不已道,“好呀,很好,這個計劃相當的好,我只出了一路奇兵,就同時截住了南北兩路日軍,可見我們的一線指揮員還是很會打仗,很善於用兵的嘛。”

此一頓,毛主席又問道:“嶽徐慄有沒有決定,派哪支部隊擔此重任哪?”

“楊森的第2集團軍。”朱老總道,“相比薛嶽的第第2集團軍更熟悉川東的地形,也更容易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援,另外四野的航空第第第2集團軍鎖死荊mén。”

毛主席點了點頭,旋即掐滅菸頭重新拿起了毛筆。

旁邊的李衛士長趕緊上前攤開了宣紙,毛主席以毛筆蘸飽了墨汁,然後在宣紙上用力寫下了“千軍萬馬堵荊mén”七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

樂山,三野第2集團軍總部。

楊森正召集所部主要將領進行戰前動員。

儘管楊森的川軍已經被**給收編了,還給了三野第2集團軍的番號,不過**還是給川軍保留了相當大的自主權,非但沒有調整各軍、各師的主官,甚至沒有像其他三大野戰軍那樣向各級作戰單位派譴政委,而只是派了黨代表。

楊森的第2集團軍下轄6個軍12個師,總兵力近10萬人。

民國26年川軍剛剛出川時,足足擁有40萬大軍,可是打到現在,40萬大軍卻只剩下不到10萬人了,由於劉湘、鄧錫候等川中軍閥不是病死就是戰死,楊森居然成了碩果僅存的川中大佬,各路川軍便自然而然地匯聚到了他的旗下。

楊森在對部下訓話時,天上不時有大群大群的戰機飛過。

那是四野航空第第2師的戰鬥機正在轉場,時不時還會有一隊隊體型龐大的運輸機掠過長空,那是四野的運輸機正向成都雙桂寺機場搶運武器彈yào以及航空燃油,空軍轉場僅僅只有戰鬥機飛過來是不夠的,還得有大量的航空燃油運過來才行。

“看見沒有,天上都是我們的飛機,中國人駕駛的飛機!”楊森說得興起,唾沫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