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型坦克或者下主坦克的日軍裝甲師,勝負還真不好說。
這也是嶽維漢急於光復天津、北平,急手建立長城國防鏈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能以天津、北平、大同為支撐,以外長城為屏障建立起堅固的國防工事,等到關外日軍的裝甲叢集大舉入關,局面可就不好控制了,中日兩軍真要在華北平原進行大規模的裝甲叢集對決,**的贏面委實不大。
第496章 轟炸北平
民國32年(1943年)10月30日,青島光復!
訊息傳到歐洲,岡村寧次終於急了,連夜趕赴“狼xùe”求見希特勒。
岡村寧次並不知道,就在他趕到“狼xùe”之前半個xiǎo時,曼施坦因才剛從前線回來,xiǎo鬍子之所以把曼施坦因從戰火紛飛的巴爾幹前線召回“狼xùe”,就是想聽聽素有“德軍第一名將”美譽的曼施坦因對亞洲局勢的全面分析。
曼施坦因與古德里安、隆美爾並稱德軍三大名將,不過,能夠得到德國國防軍全體將領公認的名將,卻只有曼施坦因一人,曼施坦因的戰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劃的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傑作,總是令對手驚惶失措,膽戰心驚。
燈火通明的地下室裡,希特勒和曼施坦因相對而坐。
“元首閣下,我認為是時候向俄國施壓,迫使其對日做出一些讓步了。”曼施坦因端坐如鐘,軍姿筆挺,“中國剛剛從美國租借了一支海軍艦隊,有了這支艦隊,緬甸的戰爭物資以及機械化軍團就能透過海路源源不斷地北上,如果再不盡快協調好日俄之間的矛盾,日軍將毫無懸念地失去對東北亞的控制,其最終戰敗也將不可避免。”
“如果維持目前局面,日本最多還能堅持幾年?”希特勒神情陰沉。
曼施坦因沉yín片刻後道:“日本的兵源已經枯竭,因此最多堅持3年。”
“3年!?”希特勒目露陰蟄之色,又道,“帝國需要多少年才能結束歐洲戰事?”
曼施坦因不假思索地道:“帝國最少需要5年才有可能迫使美、英坐到談判桌前。”
希特勒遂即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如果德國能夠率先贏得歐戰,迫使美、英等國坐到談判桌前,那麼既使日本最終戰敗也是可以接受的,希特勒甚至願意與新生的中國結盟”以組成全新的大陸同盟,去對抗以美、英為核心的海洋同盟。
相比日本這個xiǎoxiǎo的島國,希特勒其實更願意與中國結盟。
但是,如果日本率先戰敗而德國卻沒能把美、英bī到談判桌前,局面就很有可能會失去控制,因為日本戰敗之後,中國就有很大可能出兵中亞或者西伯利亞,一旦俄共復辟,那麼東線戰事就有重新爆發之慮,這對德國來說,幾乎是難以承受的。
曼施坦因只是靜靜地坐在對面”並沒有chā話,他只說自己應該說的。
事實上,希特勒的思維方式和羅斯福如出一轍,羅斯福擔心中國坐大,希特勒也同樣擔心日本坐大”想象一下,假如讓日本得到了中國的人口,遠東的資源,再加上日本原有的工業基礎,不出十年,就會成為第三德國的心腹大患!
所以,對於德國來說”最理想的結果莫過於中日兩國在亞洲拼個兩敗俱傷,而俄國則又在巴爾幹戰場跟盟軍拼個傷筋動骨,只有這樣,在戰爭結束之後,德國才能夠牢牢地把持住軸心同盟的主導權,而不至於大權旁落。
按說”適當幫助日本,讓中日兩國打個兩敗俱傷,德國也是樂見其成的。
但問題是,這得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德國必須向俄國施壓,而俄國也必須屈服。
儘管俄羅斯的國力和軍力已經遠不足以與蘇聯相提並論,對德國也已經構不成太大的威脅,但是不管怎麼說,俄國現在仍然擁有沏多萬正規軍以及龐大的工業基礎,一旦把莫洛托夫bī急了”再來個改弦易轍倒向反法西斯同盟,那就得不償失了。
希特勒之所以拖了這麼久遲遲不見岡村寧次,就是不願意向俄國施壓,至少在bī迫美、英坐上談判桌前,德國不願意與俄國發生太大的齷齪,至於達成停戰協議之後,俄國的問題卻是遲早需要解決的,一個統一的俄羅斯顯然不符合德國的利益。
“莫洛托夫的底線在哪裡?”好半晌後,希特勒才陰沉著臉問。
“遠東的主權是不容討論的。”曼施坦因整理了一下思路,接著說道,“這點,想必日本人也同樣清楚,日本人需要的其實是遠東的鐵礦、煤炭、木材以及原油等戰略資源,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