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2 / 4)

小說:駐馬太行側 作者:敏兒不覺

就不用回去了。”

新6師參謀長藏伯風當下向嶽維漢敬了記軍禮,領命去了。

新9師參謀長羅振梁卻有些猶豫,直到孫殿英向他使以眼色,才領命去了。

老實說,孫殿英是真不願意留在嶽維漢身邊當什麼前敵副總指揮,可石友三的下場就在眼前,孫殿英還真怕嶽維漢一言不合把他也給斃了,嶽維漢這小子雖然年輕,卻絕對是個殺伐果斷的狠角色,還是別去觸他黴頭為妙。

第274章 末流的統帥

一轉眼,三天已經過去。

對於古老而又苦難的中華民族來說,這三天過得真可謂是驚心動魄

從大悲到大喜,再從大喜到大悲,短短三天,所有人都深刻地明白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

九江,江防要塞。

太陽旗正在要塞上空飄揚,數以千計的日軍官兵正站在要塞的廢墟上歡呼雀躍,日軍官兵背後,蒼山如海,殘陽似血。

不遠處,日軍第3師團前鋒,步兵第5旅團旅團長片山裡一郎少將手柱軍刀,正躊躇滿志地向身邊的通訊參謀道:“立即給師團部發報,經四小時激戰,我部已順利奪取九江之江防要塞,步兵第6、第68聯隊正沿長江兩岸向武漢攻擊前進。”

…………

武漢,漢口碼頭。

蔣委員長正滿臉惆悵地站在碼頭上,望著浩瀚的長江江面發愣。

此時此刻,蔣委員長心頭浮起的卻是那首膾炙人口的《臨江仙》詩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臨江仙》的前兩句無疑是相當貼近蔣委員長此時的心境的,持續數月之久,並且集結了中日兩國近兩百萬大軍的武漢會戰終於就要塵埃落定了,東邊和北邊已經隱隱可以聽到隆隆炮聲了,日軍的前鋒應該快要打進武漢城了吧?

這一刻,蔣委員長心頭充滿了惆悵,更有無盡的不甘。

“委座,快走吧”國府侍衛長王世和低聲勸道,“要不然就來不及了。”

蔣委員長卻彷彿根本沒聽到,只是望著面前浩瀚的江面發呆,不過這會他不是在緬懷古人,而是在緬懷他自己,武漢會戰之初,蔣委員長可是誇過海口的,身為黨國領袖,他要和武漢共存亡,人在城在,城失人亡

現在,武漢已經失守了,他蔣委員長似乎也該殉國了。

“槍”蔣委員長忽然回頭,向王世和道,“給我一支槍”

“槍?”王世和愕然道,“委座,你要槍做什麼?”

“殺回去”蔣委員長道,“跟我殺回去,殺回武漢城裡去”

說此一頓,蔣委員長又向旁邊的何上將道:“何應欽,立即整頓部隊,跟我殺回去”

“委座”何上將神情慘然地道,“部隊都已經被打散了,根本就組織不起來了,而且日本人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城,再不走的話就真的來不及了”

“要走你們走。”蔣委員長道,“反正我不走,我要和武漢共存亡”

說罷,蔣委員長回頭就走,王世和向旁邊兩名衛士使了個眼色,那兩名衛士趕緊搶上前來,架起蔣委員長就走,蔣委員長大怒,一邊使勁掙扎一邊怒道:“放開我,你們兩個想幹什麼?快放開我王世和,王世和……”

王世和只當沒聽見,強押著蔣委員長上了快艇。

…………

冀南,沙河縣。

新六軍近六萬人正在平原上以“S”形的行軍路線蜿蜒南下。

在開闊的平原地區行軍,那是有講究的,尤其是敵方掌握空中優勢的時候,行軍絕對不能走直線,而只能走“S”形線路。

道理很簡單,如果走直線的話,敵軍飛機只要順著你的行軍佇列往前一路掃射,那傷亡數字將會大得嚇人

而如果走“S”形線路的話,敵機的威脅就會小得多。

另外,走“S”形線路使軍官能夠更直觀地控制自己的部隊,不容易出現掉隊或者逃跑的現象,寶山師的素質絕對過硬,可181師、新6師還有新9師的素質就有些不靠譜,尤其是剛剛經歷了嶽維漢的鐵腕整頓,心中有鬼想趁機開溜的可不在少數。

長長的行軍佇列中,新六軍軍長嶽維漢也像個普通士兵般在步行。

嶽維漢倒不是說為了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