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寫下策論,明兒交上來。”
說完將手中書本一拋,先行踏出門來,向張偉笑道:“志華,你這大忙人怎地有空來尋我,怎麼,又是手癢想來輸棋了?”
張偉鼻中一嗤,冷哼道:“復甫,上次好象是你輸了吧?”
見陳永華還要辯駁,張偉將手一擺,道:“復甫,咱們不爭這個,今兒來尋你,可是有事要與你商量。”
“什麼大事值得你這大當家的跑來?”
“又取笑我!好了,不和你生這閒氣。此次我來,是要與你商議這臺北官學的事。”
“喔?這官學怎麼了,現下不是辦的好好的麼。”
臺北官學由張偉首創,何斌施琅等人全力贊同,在臺北諸事未定之際,便開荒制磚建立官學,所有在臺之人,皆可送子入學。古中國人是世界上最重教育的國度,概因科舉制度可使貧門小戶一躍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讀書等於發財,教育自然成為重中之重。富貴人家有家學,有私人教授,中產之家可以去知名的書院負笈求學,於是各種書院也大行其道。至於貧門小戶,也可以少花幾個錢,去宗族合力辦的小私塾中求學。
來臺之人儘管皆是閩粵最貧困的農民,對於讓孩子入學讀書也是開明的緊。雖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十來歲的小孩也頂半個勞力,但唸書求個出身,將來就算中不了科舉,到底也算留有一絲希望。只可惜張偉辦學的宗旨著實讓人失望,一不講四書五經,二不開講千家詩百家姓,成日價除了認生字,就是史書,律令,要麼就是詩詞歌賦,有用的東西一樣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