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窘。宋義將軍不待兵交而先見敗徵,可謂是知道兵法韜略的人哪!”
楚懷王暗暗記下來,隨後召見宋義談話。
宋義進來,楚懷王求賢若渴地說:“請先生就眼下的兵事談一下吧。”
宋義說起兵法和治國滔滔不絕,文辭飛揚,口吐音樂噴泉,言辭淋漓鋪陳,邏輯綿密入扣,把個楚懷王聽得膝蓋不知不覺前移出了席子外面。
每當宋義走後,楚懷王一個人就頓時如離群之雁,踽踽涼涼,備感寂寞。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很有文學素養的楚懷王說。
獲得了楚懷王的信任和敬佩以後,宋義建議楚懷王密結齊國,辦法是:派宋義的兒子宋襄到齊國為相國。這對於齊國的好處是,齊國如果未來遭到攻擊,或者齊王的地位受到威脅,宋襄可以拉來楚兵贊助。對於楚國的好處是,派宋襄去齊國參控齊國政事,可以使齊國一定意義上成為楚的從屬國,可以調動齊軍隨楚軍行動。對於楚懷王的好處是,如果楚懷王地位受到威脅,那麼齊國宋襄那個棋子放在那裡,可以拉動齊國遙為楚王吶喊撐腰。而對於宋義的好處是,有這個兒子在齊國立功,可以維繫楚懷王對他的寵信,又拉著齊國人做後援團,自己在楚王朝廷中的地位,也才可以凌壓群臣。
總之,這是一團亂麻一樣三方得益的美滿計劃。
楚懷王遂把它決議下來了。
不待宋襄起程,時局像公元前207年詭異多變的天氣一樣,又出現了新的情況。章邯在消滅了“大泡沫”項梁的主力部隊以後,覺得東南地區的小泡沫已經不值得擠壓,遂把主力軍隊北上移動,北渡黃河去進攻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