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2 / 4)

小說:二戰全景紀實 作者:紅色風帆

援芬蘭抗戰,並表示將在貿易上對蘇聯實行道義上的禁運,同時向芬蘭提供3000萬美元的貸款和准許芬蘭緩付欠美債務。英法因芬蘭乃利益所在,除在道義上支援外,還向芬蘭提供了276架飛機、710門大炮以及其他軍用物資。此外,兩國還就派遣一支英法遠征軍援芬進行了多次磋商。但是,英法害怕同時與蘇德為敵,行動遲緩,直到1940年2月5日,英法最高作戰會議才批准派一支部隊經挪威、瑞典前往援助芬蘭人。然而,這一計劃對德國人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因為一旦英法軍隊在挪威站穩腳跟,德國所急需的瑞典鐵礦砂供應就會被切斷,這將影響德國的軍工生產。為此,德國無疑會採取反措施。挪威和瑞典因害怕捲入戰端,宣佈在蘇芬衝突中保持中立,從而實際上拒絕了英法武裝部隊和物資過境。2月23日,瑞典政府正式宣佈,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干預蘇芬衝突,並不允許外國軍隊假道其領土過境。

芬蘭政府在努力爭取各國實際援助的同時,1939年12月3日,又向國聯提出申請,請求立即召集國聯行政院會議及國聯大會討論蘇芬衝突。12月9日,國聯根據盟約第1條和第15條規定,通知蘇聯政府參加國聯行政院會議。莫洛托夫覆電表示拒絕,否認蘇芬處於交戰狀態。12月11日,國聯接受芬蘭申請,組成專門的芬蘭問題委員會。當晚,委員會根據盟約第19條規定,限定蘇聯24小時以內休戰,將蘇軍撤出芬蘭國境。12月12日,蘇聯政府覆文堅持原有立場。12月13日,芬蘭問題委員會透過申斥蘇聯侵略行為的決議案,12月14日,國聯大會透過決議,將蘇聯開除出國聯,並建議國聯各成員國及非成員國盡己所能向芬蘭提供援助。蘇聯政府對被開除出國聯“泰然自若”,塔斯社發文表示,國聯“已由某種和平工具變成了真正的戰爭工具,變成了英法集團的武器”。蘇芬戰爭愈演愈烈。

2。不甘寂寞的蘇聯(4)

蘇芬戰爭從1939年11月30日到翌年3月13日,歷時三個半月,可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39年11月30日至12月末):蘇軍估計不足,兵分四路,從整個邊境地區推向芬蘭全境,力求在短期內結束戰爭。

斯大林對小國芬蘭的軍事力量十分藐視,認為蘇軍可以少量流血,數日內即可取勝。蘇聯最初的作戰方案是“佔領芬蘭全境,並更換其政府”,以便直接控制芬蘭。戰爭開始時,蘇聯出動22個陸軍師並陸續增援,還有空軍和波羅的海艦隊的支援。芬蘭的全部兵力約15個正規師,只有人民自衛隊和游擊隊配合。顯而易見,雙方兵力對比,蘇軍居壓倒優勢。但由於蘇軍對芬軍的抵抗程度估計不足,情報不準不細,士兵缺乏在高寒氣候和複雜地形條件下作戰的訓練,加之指揮不力,戰術呆板,致使蘇軍在戰爭的第一階段嚴重失利。在戰爭的第一階段,蘇軍只攻佔了北端的佩特薩姆港,而在其他戰線均受阻不前,在南部主戰場上蘇軍的兩個師竟被殲滅。

第二階段(1940年2月11日至3月13日):總結經驗教訓,放棄北部進攻,集中兵力進攻卡累利阿地峽,對維堡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蘇軍在初期失利後,斯大林非常惱火,於1940年1月重新準備,部署兵力,調集三四十個師,組成西北方面軍,由鐵木辛哥指揮。2月11日,蘇軍發動新的攻勢,主攻方向是芬蘭的維堡。蘇西北方面軍經過強大炮火準備後轉入大規模進攻。經過三天激戰,突破了著名的“曼納海姆防線”的第一防禦地帶,並迅速投入快速叢集以擴大戰果。曼納海姆決定於2月16日夜將部隊撤至第二防禦地帶,蘇軍未能從行進間突破該地區。為此,西北方面軍決定調整部署,於2月28日重新發起攻擊。3月2日,蘇軍突至芬軍後方防禦地帶,並從東北包圍了芬軍維堡集團,芬軍開始全線撤退。到3月12日,“曼納海姆防線”被突破,芬蘭戰敗。

1940年3月12日,在莫斯科簽訂了《蘇芬和平條約》。根據條約,蘇聯不僅得到了原來要求的領土,而且蘇軍佔領的其他一些地區也劃給了蘇聯。蘇聯獲得了整個卡累利阿地峽和維堡城、維堡灣及其島嶼、拉多加湖西北岸、芬蘭灣的一些島嶼及其他領土。蘇聯租借漢科半島作為海軍基地,為期30年。戰前蘇聯答應讓予芬蘭的領土,在條約中隻字未提。這樣,蘇聯總共奪得新領土4�1萬平方公里,卡累利阿地區的國界線向西北方向移動150公里。上述領土,不僅併入蘇聯的卡累利阿—芬蘭自治共和國,從而建立了“東方防線”的第二環。

戰爭以蘇聯的勝利而告終,但它付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