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2 / 4)

小說:宋書 作者:童舟

。去京都三千四百八十。

隨陽子相,漢隨縣屬南陽,《晉太康地誌》屬義陽。後隨國與郡俱改。

永陽男相,徐志有。

關西令別見荊州,作厥西。,宋末新立。

西平林令,宋末新立。

安陸太守,孝武孝建元年,分江夏立,屬郢州;後廢帝元徽四年度司州。徐志有安蠻縣,《永初郡國》、何並無,當是何志後所立。尋為郡,孝武大明八年,省為縣,屬安陸;明帝泰始初,又立為左郡,宋末又省。領縣二,戶六千四十三,口二萬五千八十四。去京都水二千三百。

安陸公相,漢舊縣,屬江夏。江夏又有曲陵縣,本名石陽,吳立。《晉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石陽曰曲陵;明帝泰始六年,並安陸。

南汝南太守。汝南郡別見

平輿令。

北新息令。

真陽令。

安城令。

南新息令。

安陽令。並別見

臨汝令,新立。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荊州 郢州 湘州 雍州 梁州 秦州

荊州刺史,漢治武陵漢壽,魏、晉治江陵,王敦治武昌,陶侃前治沔陽,後治武昌,王暠治江陵,庾亮治武昌,庾翼進襄陽,復還夏口;桓溫治江陵,桓衝治上明,王忱還江陵,此後遂治江陵。宋初領郡三十一,後分南陽、順陽、襄陽、新野、竟陵為雍州;湘川十郡為湘州,江夏、武陵屬郢州,隨郡、義陽屬司州,北義陽省,凡餘十一郡。文帝世,又立宋安左郡,領拓邊、綏慕、樂寧、慕化、仰澤、革音、歸德七縣,後省改。汶陽郡又度屬。今領郡十二,縣四十八,戶六萬五千六百四。去京都水三千三百八十。

南郡太守,秦立。漢高帝元年,為臨江國,景帝中二年復故。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曰新郡,尋復故。宋初領縣九,後州陵、監利度屬巴陵;旌陽,文帝元嘉十八年省並枝江。二漢無旌陽,見《晉太康地誌》,疑是吳所立。凡餘六縣,戶一萬四千五百四十四,口七萬五千八十七。

江陵公相,漢舊縣。

華容公相,漢舊縣,晉武太康元年省,後復立。

當陽男相,漢舊縣。

臨沮伯相,漢舊縣。《晉太康》、《永守地誌》屬襄陽,後度。

編縣男相,漢舊縣。

枝江侯相,漢舊縣。

南平內史,吳南郡治江南,領江陵、華容諸縣。晉武帝太康元年,分南郡江南為南平郡,治作唐,後治江安。領縣四,戶一萬二千三百九十二,口四萬五千四十九。去州水二百五十,去京都水三千五百,無陸。

江安侯相,晉武帝太康元年立。

孱陵侯相,二漢舊縣,屬武陵,《晉太康地誌》屬南平。

作唐侯相,前漢無,後漢屬武陵,《晉太康地誌》屬南平。

南安令,晉武帝分江安立。

天門太守,吳孫休永安六年,分武陵立。充縣有松梁山,山有石,石開處數十丈,其高以努仰射不至,其上名“天門”,因此名郡。充縣後省。孝武孝建元年,度郢州;明帝泰始三年,復舊。領縣四,戶三千一百九十五。去州水一千二百,陸六百;去京都水三千五百。

澧陽令,晉武帝太康四年立。

臨澧令,晉武帝太康四年立。

零陽令,漢舊縣,屬武陵。

漊中令,二漢無,《晉太康地誌》有,疑是吳立。

宜都太守,《太康地誌》、王隱《地道》、何志並雲吳分南郡立;張勃《吳錄》雲劉備立。按《吳志》,呂蒙平南郡,據江陵,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縣。初權與劉備分荊州,而南郡屬備,則是備分南郡立宜都,非吳立也。習鑿齒雲,魏武平荊州,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建安十五年,劉備改為宜都。領縣四,戶一千八百四十三,口三萬四千二百二十。去州水三百五十,無陸;去京都水三千七百三十。

夷道令,漢舊縣。

佷山男相,前漢屬武陵,後漢屬南郡,晉武帝太康元年改為興山,後復舊。

宜昌令,何志晉武帝立。按《太康》、《永寧地誌》並無,疑是此後所立。

夷陵令,漢舊縣,吳改曰西陵,晉武帝太康元年復舊。

巴東公相,譙周《巴記》雲,初平元年,荊州帳下司馬趙韙建議分巴郡諸縣漢安以下為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璋改永寧為巴東郡,以涪陵縣分立丹興、漢葭二縣,立巴東屬國都尉,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