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連大王您誤會了,我等確實是按照約定籌措的物資,至於少的那些,都是大宛那邊的!”
看到變臉的和連,程緒趕忙哈著腰解釋道。
“大宛?”
和連眉頭一皺,抬頭看向對面的袁紹,露出詢問的目光。
袁紹笑了笑,上前說道:“和連大王,烏孫使臣說的不錯,另外一半,的確是由大宛負責,吾已派遣信使過去通傳了,想必大宛的物資,正在運送的路上了!”
一聽這話,和連眉頭一皺,扭頭看了看身旁的李儒。
李儒回道:“大王,在下當初是與袁將軍如此約定的!”
“既如此,那就給袁將軍一個面子,再等五日好了!”
說著,和連抬眼看向袁紹,凝聲道:“還請袁將軍儘快催促大宛一下,若是送的晚了,我三萬高柳鐵騎,可就要過去取了!”
“放肆~!爾等敗軍之將,竟敢當面威脅?”
袁紹尚未說話,後面的文丑卻大喝一聲,瞪著一雙眼睛惡狠狠的看著和連,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架勢。
“哼~,漢將無禮!”
和連見狀不由臉色一沉,伸手向著腰間摸去。
“要打架嗎?”
文丑也是當即高喝一聲,抓起武器就要上前。
“文丑退下!!”
不待文丑有所動作,袁紹當即扭頭,呵斥了一聲。
文丑腳下一頓,暗自哼了一聲,隨即退了回去。
另一邊的和連,也被李儒給勸了回去。
“袁將軍,本王先行告辭了!”
將武器收好之後,和連向著袁紹拱了拱手,而後轉身跳上了馬背,帶著三萬騎兵,押送著糧食物資,浩浩蕩蕩的向著車師而去了。
直到和連等人走遠,袁紹這才意見含笑的看向烏孫使者程緒。
“程兄使命已成,不妨隨袁某入城歇息一下?”
“如此,叨擾袁將軍了!”
程緒也笑著點了點頭,接受了袁紹的邀請。
不多時,一行人便回到了都護府的府衙內。
眾人分賓主落座之後,袁紹笑著問道:“程兄,不知烏孫國內情況如何了?”
“唉~,不是很好!”
程緒聞言嘆息一聲,悶聲說道:“如今龜茲覆滅的訊息已經傳到了國內百姓耳中,所有人都擔心烏孫會步了龜茲的後塵,以至於百姓人心惶惶,守城將士也是士氣低落……”
“呵~,貴國人心惶惶、士氣低落的原因,恐怕不止是因為匈奴人吧?”
聽到程緒的話,袁紹不由輕笑一聲,眼含深意的看著對方。
“真是什麼都瞞不過袁將軍!”
聽到袁紹如此一問,程緒也不由低頭苦笑一聲。
如今的烏孫國,南有匈奴虎視眈眈,東有鮮卑敲詐勒索,如此多難之際,國內的那些貴族官員們,卻趁機上下其手,大肆搜刮民財,以至於民心盡喪。
如此情況,身為烏孫左相的程緒,自然也是感到了一陣愁苦。
“程兄與袁某也算是老朋友了,有句話,袁某也是不吐不快!”
看著程緒的模樣,袁紹也一臉沉痛的說道:“烏孫與我大漢,也是算是一衣帶水,烏孫王更是我大漢解憂公主的後代。
只可惜,其為人不正,與那些權貴串通一氣,不知體恤民生,以至如今的烏孫國中,面臨內憂外患,時刻有亡國之危。
程兄乃是烏孫國內少有的賢者,理當挺身而出,救貴國百姓於危難之中才是!”
“袁將軍說的是,只是如今國內的貴族官員及大多將士,全都跟右相站到了一起,在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程緒自然也明白袁紹讓他取自家大王而代之的意思,可是想起如今國內的情況,他又不由有些遲疑了。
袁紹輕笑一聲:“怎麼?程兄這是不信袁某嗎?”
“袁將軍的能力在下不敢懷疑,只是貴軍如今全都被牽制在此,恐很難將右相給壓下去……!”
想到今日城外,文丑等人差點兒與和連打起來的場景,程緒也不由暗自嘆息一聲。
雖然漢軍很強,可是如今又過不去,就算自己得到了袁紹的支援,那又有什麼用呢?
袁紹笑了笑:“那只是眼下而已,鮮卑人,很快就要走的!”
“哦?”
程緒眉頭一動:“袁將軍的意思是,鮮卑人的目標,並不是烏孫或者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