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文命人捧出詔書,原本的宴會廳,頓時變得嚴肅起來。
一眾部落頭領,也全都目露激動的站了起來。
在眾人的注視下,劉文一臉嚴肅的捧起一卷詔書,然後看向一眾部落頭領,高聲道:“奉大漢天子令,南疆諸部接詔!”
“臣等奉詔!!”
一眾部落頭領,也依照大漢的禮節,朝著劉文手中的詔書,行了一記大禮。
劉文隨即緩緩展開詔書,高聲道:“勇羅部上前聽封!”
“臣在!”
聽到劉文點名,一名面色黝黑,身影魁梧的中年漢子一臉激動的應聲出列。
勇羅部,位於曼谷港的東南處,乃是當初最先與大漢進行接觸的部落之一。
原本部落之中,只有不到三千左右的人口,不過,隨著這些年與大漢的互相貿易,使得他們部落中,獲得了大量的糧食與各種物資,得以改善了部落子民的生活質量,使得人口激增。
同時,在駐港海軍的支援下,勇羅部也第一個投效,成為了大漢海軍的馬前卒,多年來不斷對周圍部落用兵,吞併了許多的中小部落。
如今的勇羅部,已然成為了周邊地區最大的部落之一,不僅擁有廣袤的地盤,還擁有近五萬的人口和三千名可戰之兵。
不過,勇羅部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夠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靠的全都是大漢的支援,因此勇羅部也是最忠於大漢的部落之一。
看了勇羅部頭領一眼,劉文高聲念道:“勇羅一部,心向大漢,曾多次協助漢軍修築港口、護衛商船、維護治安,功勳卓著,今特賜勇羅部頭領劉姓,封其為勇羅侯,其部落所在之地為其封地……”
“臣拜謝陛下天恩!!”
聽完詔書內容,勇羅部頭領也是激動不已,黝黑的臉頰多了一絲紅暈。
雖然他對大漢那邊不是特別瞭解,但也知道一個侯爵在大漢的分量。
如今,自己不僅被加封為侯,還被賜與了劉姓,這份殊榮,即便是放在大漢,那也是不可多得的。
有了這兩重身份加持,自己已經算是大漢的人了,勇羅部頭領也預見了自己將來飛黃騰達的景象。
劉文捧著詔書來到了勇羅部頭領面前,笑著說道:“大頭領,陛下賜你國姓,可見對你是何等看重,望你日後要盡心竭力,協助大漢治理好這邊才是!”
“請殿下放心,臣與臣的部落子民,全都是最忠於大漢和陛下的,只要大漢一句話,臣等定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好!汝等果然不愧為忠勇之士,既然如此,依本使之見,大頭領不妨改名為忠如何?”
“劉忠……”勇羅部的頭領輕聲呢喃了一下劉文給自己取的名字,旋即一臉喜色道:“多謝殿下賜名,請您放心,臣絕不辜負陛下和您的厚望,誓死效忠大漢!”
“哈哈,好,卿也放心,你做的事情,陛下和朝廷都看在眼裡,只要好好跟著辦事,大漢是絕不會虧待於你的!”劉文大笑一聲,也適時的許下了承諾。
“是!”
聽到劉文的話,劉忠也是喜笑顏開,而後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下,回到了佇列之中。
隨後,劉文拿起詔書,對在座的其餘部落頭領進行了冊封。
依照這些部落的規模大小以及對大漢做出的貢獻,分別對他們授予了侯、伯、男等爵位,同時還賜與了他們劉、王、馬、張等漢姓。
被冊封的一眾部落頭領,欣喜的同時,也全都立下誓言,發誓向大漢效忠,服從大漢的管理。
“諸位如今都是自己人了,有句話本使也就不藏著掖著了。”
就在眾人一臉開心互相道賀的時候,劉文的一句話,也讓他們安靜了下來。
緩緩掃望眾人一眼,劉文看向為首的劉忠,凝聲問道:“卿可知道,此次冊封,我大漢通知了多少部落頭領?”
“回殿下的話,連同臣等在內,周邊共有大小部落一百餘個,全都接到了荀太守和漢軍的通知!”
“那麼來了多少人?”劉文又問。
劉忠:“來了二十四個部落!”
“這是來了連三成都不到啊!”劉文雙眼一眯,“看來,有些人,似乎並不將我大漢的威嚴放在眼裡呢!”
聽到這話,劉忠不由身形一震,再過去,他可沒少與漢軍打交道。
在他的印象之中,漢軍雖然軍紀嚴明、待人和善,而且從來不仗勢欺人,但是漢軍最大的一個逆鱗,那就是大漢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