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此來,是為邀請突木臺首領,向四方部落,揭露挹婁人過往的罪行,並派出族中勇士,隨我大漢一同,征討挹婁,報仇雪恨!
若此事功成,我大漢可於遼州,為貴部劃出一塊土地,供貴部子民耕種,也可免受這漁獵、採集之苦。”
袁紹的一番話,可謂是大義凜然,完全將大漢抬到了一個令人仰視的高度,突木臺也是被袁紹的一番話說的有些迷糊。
在突木臺看來,大漢的實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就連曾經不可一世的高句麗,擋不住大漢的天兵,更何況是區區一個挹婁?
人家過來找你,是給你一個向大漢表忠心的機會,這個機會可以說是不可多得。
因此,突木臺倒也沒有過多考慮,直接便同意了袁紹的邀請。
北沃沮不過一個區區幾萬人的小部落,早晚會被其他部落吞併,如今大漢願意接納,並給與一塊生存的土地,他們自然求之不得。
三日後,突木臺盡起族中的一萬勇士,並交由袁紹統領,沿著圖門江,向著挹婁軍的後方趕去。
另一邊,曹操與劉備率領的漢軍將士,與挹婁軍對峙已有十日。
經過一番隱秘行軍,孫堅率領的一萬偏師,於松花江上游兩百里外的一處淺灘,(今佳木斯一帶)來到了對岸,向著挹婁軍的後方奔襲而去。
十日來,劉備率領麾下將士,每日擂鼓不斷,挹婁計程車兵也是習慣性的一入夜,便將耳朵堵上。
漢軍將士與後方的六萬民夫,經過十餘日的努力,此時也已經打造出一百多艘戰船,一次足以運送一萬名士兵渡江作戰。
不過,曹操與劉備的計劃是全殲敵軍,因此並未派兵襲營,而是在等孫堅與袁紹的行動。
與此同時,李儒也來到了鮮卑,見到了東部鮮卑的首領慕容圖。
看著身穿漢制長袍的李儒,慕容圖眼中露出一絲鄙夷與不屑。
“汝一個漢國之人,不為你家那個小皇帝效力,卻跑到舍莩那邊,是否別有所圖啊?”
“使我有洛陽負郭田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呼?”
面對慕容圖的嘲諷,李儒倒也不惱,而是說出了當年蘇秦那句曠世名言。
“啥意思.....?”
看著突然拽文的李儒,讀書少的慕容圖,也不由愣了一下,怔怔的望向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