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於非命,儒心痛萬分,只望大首領能夠派人,將其屍骨安葬!”
檀石槐凝聲道:“先生放心,我已經派人過去了,而且我還在外,為舍莩首領設下靈堂,為其祭拜!”
得知檀石槐已經做好了安排,李儒面上滿是感激。
“大首領如此恩重,請受儒一拜!”
說著,李儒也掙扎著想要下床行禮。
檀石槐也急忙上前,將李儒扶住,“哎~,先生不必如此,您曾為我出謀解惑,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先生,如今舍莩首領已去,烏桓部眾盡散,您不妨就留在此處落腳如何?
若先生能夠垂青,我願奉先生為師,日日聆聽教誨!”
說罷,檀石槐一臉誠摯的向著李儒躬身一禮。
李儒拱手還禮:“儒得大首領如此看重,實乃三生有幸,幸蒙大首領不棄,儒願侍奉大首領!”
聽到這話,檀石槐不神色神色大喜,雙手緊緊拉住李儒的手腕,眼神之中滿是喜悅。
“能得先生相助,如文王得姜尚矣!”
“儒得遇明主,實乃生平之幸事!”
面對檀石槐的欣喜與稱讚,李儒也表現出了一副,千里馬遇伯樂的模樣。
隨後,檀石槐親自帶著李儒來到了舍莩的靈堂祭拜。
又過了三日,探馬傳回訊息,那幫襲擊北烏桓的馬賊已被擊敗,逃去無蹤,舍莩的屍骨也被安葬在了呼倫湖畔。
至於北烏桓部落中的牛羊與物資,則全被鮮卑繳獲,並向著彈汗山方向運來。
李儒也安心的留在了彈汗山,成為了檀石槐身邊的謀士。
但凡李儒所講,檀石槐都悉心採納接受,其信重之程度,更讓韓遂與其他漢人謀士嫉妒。
三月一日。
一陣夾帶著泥土芬芳的氣息吹過,皇甫嵩拉了拉手中的韁繩,深深的吸了口氣。
對於鎮守遼州多年的他來說,這種熟悉的氣息讓他心中倍感愜意。
跟在皇甫嵩身旁的公孫瓚、馬騰、公孫度幾人也同樣一臉享受的感受著洛陽城外的微風。
在他們身後,是白馬營、烈火營、黑鋒營三營的騎兵,這些士兵四人一排,組成了一條長長的縱隊,緩緩的行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