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
本來今日並不是朝會的日子,但是因為高句麗殺害大漢將士一事,讓百官放下了手頭的事情全都齊聚於此。
所有人都面色凝重的站在各自的位置上,默然不語,整個大殿內安靜異常。
相對於熱血上頭的青年學子們,百官們的考慮無疑要更多一些。
雖然眼下國庫不缺錢糧,也撐的起一次勞師動眾的遠征。
但是這一次百姓們的要求是滅了高句麗,這無疑是讓百官們陷入了兩難之地。
滅國之戰,其中牽扯的東西可太多了,哪有那麼容易?
“陛下駕到~”
隨著張讓的一聲高呼,百官頓時肅立。
可是當看到劉宏身影的一瞬間,百官頓時愣住了。
只見劉宏身著鎧甲、腰懸天子劍,緩步向著帝座走去。
鎧甲碰撞的聲音,尤為清晰。
扶腰間的劍柄,劉宏目光冷冽的從眾人面上掃過。
“高句麗殺害我大漢將士,諸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劉宏那冷冽的聲音傳入了殿內百官的耳中,讓百官不由心中一凜。
當看到劉宏身著鎧甲之時,百官就已經明白了天子出兵的決心。
不待百官說話,武將佇列的皇甫嵩率先站出身來,朗聲道:
“陛下,大漢天威,不可冒犯,高句麗此舉無疑是向我大漢宣戰,若不滅其國、絕其根。
四方宵小,定會小瞧了我大漢,歷代先祖打下來的威名也將受到玷汙。
臣以為,當即可發兵誅之!”
劉宏點了點頭,而後看向百官,“諸卿也是同樣如此認為嗎?”
陳蕃也開口說道:“皇甫義真所言甚是,我等後代子孫即便不能超越先祖,也不敢使祖宗蒙羞,便是舉傾國之力,也不能讓蠻夷小視。”
“臣等附議!”
百官也毫不遲疑,紛紛出言附和。
別的還好說,可是皇甫嵩與陳蕃竟然直接將這次事件的高度提升到了祖宗蒙羞上,百官即便再不情願,那也得遵從才是。
劉宏滿意的點了點頭,而後沉聲說道:“此戰乃是我大漢數十年來,第一次主動出征,因此,朕決意親率大軍,御駕親征。”
“這.....”
隨著劉宏話落,御駕親征四個字仿若一道炸雷一般,震的百官的腦袋嗡嗡作響。
就連皇甫規、徐榮、朱儁、公孫瓚、馬騰等武將也是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劉宏。
他們原本以為天子今日帶甲上朝,是為了表明出征的決心,但萬萬沒有想到天子竟然想要帶兵出征。
這可是自光武以來,從未有過之事,以至於文臣武將的大腦盡皆一片空白,整個崇政殿內也是鴉雀無聲,全都愕然的看向一臉決然的天子。
“陛下,萬萬不可啊陛下。”
短暫的寂靜過後,司徒胡廣第一個站出身來勸阻。
“是啊陛下,您貴為大漢天子,身負大漢數千萬百姓的安危,怎可置身於險地當中?”太傅陳蕃大聲說道。
李膺也站出身來:“陛下,高句麗區區小國,當不得陛下如此興師動眾,還望陛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
袁逢也緊隨其後。
“請陛下三思!!”
眼見上公、三公全都出言反對,曹嵩、荀爽、楊賜以及殿內百官也一同站出身來。
皇甫嵩、徐榮等武將雖然心中激動萬分,但又確實擔心天子的安危,只得附和百官勸阻。
第一次。
面對天子的決議,百官第一次如此齊心的反對。
看著殿內百官,劉宏本就沉著的臉,越加陰沉了幾分。
大漢將來,可是要征服四方的,自己定然少不了御駕親征,這一次若是退了,那麼以後也再難有機會了。
再者,劉宏這一次準備御駕親征,並不是心血來潮。
因為西域一事,一眾臣民好不容易才激發出了一股凝聚力,正是人心向背之際,若是天子能夠御駕親征,對於這股凝聚力的建設與穩定將會起到無與倫比的作用。
再者,劉宏有著一顆遠邁秦皇、漢武的野心,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軍隊和民眾的支援必不可少。
而御駕親征,則是最為直接也最為有效的方法。
因此,面對百官的集體反對,劉宏依舊沒有絲毫動搖。
只見劉宏站起身來,看向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