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天子突然提起承德,盧植似乎早有準備,當即命人取來圖紙。
“回稟陛下,承德那邊,因為今年互市時日頗久,在規定範圍內,已經修建起了幾座相連的坊市,周圍也修建了大量民房。
待來年開春之後,便可以圍繞坊市、民居修建內城,最後再修築外城,如今有了水泥廠的混凝土,預計三年之後,承德新城便可初成規模.....”
劉宏點了點:“好,承德乃是大漢控制東北的重要樞紐,一切建設都要以百年、乃至千年大城的標準,來規劃建設,慢一點也無妨,一定要建設好。”
說罷,劉宏拿起那份圖紙,遞向了一旁的率領工程隊的張貞。
“張卿,這份圖紙你拿回去,與工程隊的人好好規劃研究一下,務必要使承德新城,成為兼具軍事、商業、中轉為一體的城市。”
“諾!!”
張貞恭敬的接過圖紙,隨後小心翼翼的將其放入了懷中。
劉宏又問:“漁陽、右北平、遼西三郡通往承德的地理、地貌形勢可勘察清楚?”
“回稟陛下,已經勘察完成,明年一開春,三郡便會同時修築通往承德的道路,只待道路一通,承德便會完全落入我大漢的掌控。”
盧植一邊說著,一邊再次取出三份詳細的地圖,交與了劉宏。
“不錯,看來諸卿都用心了。”
看著地圖示註的清晰的山川地貌,以及未來的道路規劃,劉宏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報!!”
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突然神色匆匆的跑進大帳。
“啟稟陛下,據探馬來報,高句麗大軍已知陛下御駕親征,對夫餘王城發動了進攻,企圖在我軍之前,拿下夫餘。
李肖也緊急傳令高句麗國內,開始大肆徵召青壯,還向北烏桓的舍莩求援,試圖一同抵抗我軍。”
劉宏衝著傳令兵揮了揮手:“知道了,下去吧,並傳令諸將,帳內議事。”
“諾!”
傳令兵恭聲應是,隨即轉身,快步離去。
很快,營內鼓聲大作,北征軍連同漁陽營的將校全都齊聚於大帳當中。
大帳內,劉宏端坐於主位之上,盧植在右、皇甫嵩在左,其餘人等按照各自軍職分列於帳中兩側。
眾將到齊之後,劉宏首先看向右側的盧植。
“盧卿覺得,夫餘還能扛多久?”
“回稟陛下,據情報來看,夫餘尚有一戰之力,拼死抵抗的話,尚能堅持兩月。”
“兩個月,時間上,倒是差不多了.....”
看著後方的行軍地圖,劉宏摩挲著光潔的下巴,嘴角也微微揚起。
盧植道:“陛下,眼下時節,天氣極寒,尤以夫餘、高句麗兩地,更為寒冷,大軍本就無法拼殺,兩個月還是他們糧草足夠的情況下,一旦開春,夫餘必定陷落。”
“那好,大軍立刻出發,沿長城先行至玄菟,待來年開春,再出兵攻打高句麗。”
劉宏大手一揮,為此次北征定下了基調。
隨後,皇甫嵩會同盧植以及軍中諸將,就此次征戰開始進行謀劃,而劉宏則是全程端坐一旁,不曾開口。
每有將官詢問自己的意見,劉宏也都只是讓其自行商議。
畢竟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做,帳中的眾人,各個都是能夠鎮守一方的大將,再加上軍隊裝備精良、糧草充足、士氣高昂,拴條狗來都能贏。
若是自己隨意開口,定會影響眾將士的思慮,萬一自己瞎指揮,成為了高句麗留學生,那還活不活了?
一眾將官,看到天子竟如此開明、大膽的放權,心中也是開心不已。
很快,經過一番商議與推演之後,一套大概的北征方案,初步敲定。
盧植拿著手中的方案,沉聲說道:“陛下,您此次御駕親征,是為踏平高句麗而來,高句麗定會以舉國之力進行抵抗,若是算上他們圍困夫餘的五萬人馬,屆時高句麗國內的兵馬不會少於二十萬。”
“舍莩這兩年也一直忙於統合北烏桓諸部,如今已基本完成,也能拉出一支五萬人的隊伍。”
劉宏眉頭一擰:“也就是說,咱們此次要面對的敵軍,將會達到二十五萬?”
盧植點了點頭:“是的陛下。”
劉宏繼續問道:“漁陽營,能抽調多少人馬出來?”
盧植凝聲道:“最多五萬,再多的話,長城一帶,就會出現防禦空缺,萬一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