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觀的山腳下,那些宗親與外戚家族的人也紛紛下了馬車聚集在了竇妙與董氏的身後。
因為有著劉宏的囑託,竇妙等人前來,並未封山,也沒有驅逐那些上山朝拜的百姓,所以今日的太平道觀與往日並沒有什麼兩樣,依舊是熱鬧非常。
祈福隊伍後方的一些人,看著眼前平平無奇的土山和周圍來來往往的百姓,也不禁輕聲議論起來。
“這就是太平教的道觀?”
“是吧,不過怎麼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呢?”
“是啊,看著山上人來人往的,怎麼跟寺廟似的?”
在他們眼中,眼前的種種景象,哪有半分道家清修,超然世外的樣子?
此時,竇妙和董氏也移步來到了臺階前。
“太后、聖母,您們要走上去嗎?”
侍奉在一旁的筱紅看了一眼同樣的臺階,不由出聲問道。
竇妙笑聲道:“當然了,這次是來為皇帝祈福的,自然要心誠一些了!”
“太后說的是!”
董氏也笑著點了點頭,附和道。
“既如此,那咱們就走吧!”
說罷,竇妙與董氏,在張角引領下,一步一個臺階的向著太平道觀走去,眾人也趕忙亦步亦趨的跟在後面。
太平教的弟子們也排成一列長隊,跟隨在隊伍一側。
上山之際,眾人也如之前的蹇碩一般,發現了山路兩側與周圍那些種滿了糧食、果蔬與藥材的土地。
經過向身旁的弟子打探之後,眾人也不禁讚歎不已。
隊伍前方的劉儵看向身旁的劉虞笑聲道:
“這個太平教還真是與眾不同,不僅親事勞作,還勸導他人自力更生,哪有絲毫宗教的樣子?”
“是啊,不教人修行道法,只是教人做事做人,對於百姓安穩有很大的助益,倒也值得推崇!”
劉虞也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心中對於太平教,也是多了一絲好感。
一旁的劉表也出聲附和道:“這個太平教看起來並不像尋常的教派,反而更像是一種教化組織!”
劉虞笑了笑,“不錯,尤其是他們宣揚的遵紀守法和那個達則兼濟天下,確實是讓人覺得這個太平教更像是朝廷的一個輔助衙門!”
周圍人聽到劉儵、劉虞與劉表三人的對話,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這個太平教,雖然名字上帶著一個“教”字,可是眼前的種種見聞卻讓眾人感覺有些恍惚。
因為眼前太平教的這些道士們,並沒有尋常那些仙術方士的樣子,從這些道士的言談舉止來看,他們更像是道家之人,而他們的教義更貼切黃老學說。
是以在眾人眼中,這個太平教與其說是一個宗教,反而不如說是一個披著宗教外皮的學說那樣,更為貼切一些。
就如同儒、墨、法那樣,不同的是這個太平教則是將各家學說中的精髓揉搓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學說。
雖然信神、尊神、奉神,但卻不依賴神。
整個太平教的學說一直圍繞著兩個字,那就是:“務實”。
而這也正是當今天子一直所提倡的思想。
想到這裡,眾人不禁對這太平教產生了一絲興趣。
所幸這太平道觀的位置並不高,不多時,眾人便跟在竇妙與董氏的身後來到了道觀門前。
“那是做什麼的?”
竇妙左右望了一眼,也注意到了佈施臺那邊的情況,面上露出一絲好奇的神色。
“回稟太后,那是佈施臺,是用來幫助一些百姓所設......!”
張角也向竇妙詳細的介紹了關於佈施臺的情況。
“幫助百姓......?”
一旁的董氏輕聲暱囔了一句,不由得回想起之前在河間時,劉宏的所作所為。
“過去看看.....!”
竇妙笑了笑,說話的同時,竇妙與董氏二人向著佈施臺那邊走了過去。
走到近前,看到那些領取了物資的百姓向著天子叩謝的情形,竇妙與董氏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能夠幫助皇帝遠播賢名,你們有心了,做的不錯!”
張角則是恭聲說道:“回太后、聖母的話,我們太平教一直全心教化百姓,致力於為朝廷分憂,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好啊,若是人人都如你們這般,這天下何愁不能太平,你們卻是不負“太平”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