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百官、經學大家,就連許多太學生以及三所學院的博士和學員也聚集於此。
這些人都是被劉宏召集而來,負責幫忙審閱考卷的。
劉宏之所以這麼做,一是因為考生太多,需要儘快遴選出來。
二就是,為了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
雖然如今考生們規定了統一的字型,密封了自己的姓名,但如果只是有數的幾十名考官的話,難免會從大量的試卷當中,發現內容風格相熟之人。
而今有著上千名考官,這一機率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許多。
劉宏也將陳蕃、胡廣、袁逢、李膺、荀爽等人喚入了殿內,商議著此次考核的事宜。
“諸卿,因為一些意外,以至於第一次考核人員短缺嚴重,朕以為不如從此次考核當中,補充進來,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眾人相視一眼,胡廣起身道:“陛下此言甚善,如此一來,也算是給各家庶出子弟多了一個機會!”
“唔~,司徒所言不錯,臣以為可以如此!”陳蕃也適時開口附和。
荀爽、袁逢等細細一想,也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也沒有多說什麼。
隨後,考核名額,為了湊一個整數。便由原本的兩千,提高到了三千五。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數百名軍士再次走到了考場中央。
“考核結束,考生退場!!”
隨著一聲聲高喝,考生們也紛紛停筆,然後將考卷平攤於桌案之上,起身向外走去。
但見這些考生,表情不一,有暗自歡喜者、有垂頭喪氣者、也有面容平靜者。
當試卷被抱進德陽殿後,上千名考官也各自分到了二十份考卷,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審閱。
經過了大半日的審閱、剔除之後,最終確定了參與第二次考核的考生名單。
很快名單便被張貼了出去,那些透過初次大考的考生頓時相擁而泣。
而透過大考的考生有將近七成,都是寒門學子,剩下的都是世家的庶出子弟。
第三日,一眾考生被安排在了德陽殿的殿前進行第二次的考核。
劉宏更是親自來到殿門外,默默的注視著臺階下方的一眾考生。
這些人才是自己真正的可以倚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