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大營
以張奐為首的幷州軍將領們,齊集於營門口處,呂布、高順、董卓三人則站在張奐身後,望向前方。
“將軍!您看!”
聽到侍衛的提醒,張奐眾人抬眼望去,只見在一隊羽林軍的護衛下,一輛馬車向著幷州大營的方向緩緩而行。
幷州眾將,趕忙低頭整理了一下衣物。
帶隊的羽林軍郎官,看到張奐等人,低聲衝著馬車內說道:“張常侍,護匈奴中郎將,張老將軍帶領幷州將士,親自出來迎接了!”
“停!”
聽到這話,張讓趕忙喊停了馬車,然後下了馬車向著張奐等人快步走了過去。
“咱家何德何能,敢勞張老將軍親自出來迎接,實在是折煞咱家了!”
張讓執手向著張奐行禮,行態言語之中盡顯尊敬之意,因為張奐和天子的通訊,張讓是知道的,這位大漢名將深受天子倚重,張讓自然不敢拿出中常侍的架子出來。
“呵呵~張常侍客氣了,張常侍侍候陛下,勞苦功高,陛下能派張常侍過來,得見陛下對我等之人的重視,該有的禮數,還是必不可少的。”
張奐也是笑呵呵的恭維了一番,他知道張讓乃是天子得近臣,卻絲毫沒有以往那些宦官的囂張跋扈,反而對他客氣有加,這一點讓張奐很是受用。
見到張奐如此客氣,張讓內心也是美美的,笑著說道:“陛下常言,張老將軍,乃我大漢重臣,不懼高齡,守衛邊疆,震懾蠻夷,保我大漢一方安寧,這才是真正的勞苦功高。”
張奐笑著搖了搖頭,“當不得陛下如此誇獎,守衛邊疆,乃是為將者的本分而已!”
張讓點點頭,隨後看向張奐身後,笑呵呵的問道:“不知哪一位是呂布,呂奉先吶?”
人群中,呂布站出身來,朗聲道:“在下呂布!見過張常侍!”
張讓不由得看向呂布,但見呂布面容俊朗,身姿挺拔,開口說話之間不卑不亢,“好一個英武的少年郎!”張讓心中不由暗暗讚歎。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難怪馬騰會將你舉薦於天子!”
“壽成兄?”
聽到張讓的話,呂布微微一愣,想起和馬騰分開時,他的確說過要將自己舉薦給天子,呂布心中不由得暗暗感動。
這時張讓從身後的羽林郎手中接過詔書,隨後將詔書展開,高聲道:
“呂布接詔!”
“末將奉詔!”
呂布連忙單膝跪地,神色肅然。
隨後張讓開始大聲宣讀詔書:
“朕聞九原奉先,勇武過人,心懷正義,為救同胞,面對強敵凌然不懼,奉先家鄉父老慘遭屠戮,他們都是我大漢臣民,朕之心情甚是悲痛。
後聞奉先孤身一人單騎踏入草原,斬殺蠻夷不知凡幾,揚我國威,朕心甚慰,若我大漢男兒,人人如奉先一般,我大漢何愁區區蠻夷?
今擢升呂布為幷州軍部司馬,賜絹帛五十匹,金百兩,呂父呂母育兒有功,特追贈封號,以示嘉獎!”
“末將拜謝陛下天恩!”
起初呂布聽到天子給他升官賞賜的時候,也只是對天子的看重心懷感激。
可是當他聽到最後天子為他的父母追贈封號的時候,他不由得神情激動,雙目含淚。
看到呂布的模樣,張讓點了點頭,然後笑聲道:“陛下說了,奉先乃是難得的忠勇之士,當不負初心,殺敵報國!”
呂布接過詔書,向著洛陽方向遙遙一拜,沉聲道:“請陛下放心,末將定然不負陛下期望,當奮勇殺敵,揚我漢威!”
待呂布起身之後,張讓再次看向眾人,問道:“哪一位是董卓董仲穎?”
人群中,董卓面帶喜色,站出身來,向著張讓躬身行禮,“在下西涼董卓,見過張常侍!”
“仲穎,不愧是定邊侯手下悍將,西涼第一勇士之稱,名不虛傳吶!”
看著面容粗獷的董卓,不僅身形魁梧,身上還隱隱散發出一股煞氣,若不是長年廝殺,絕不會有如此氣勢,張讓不由的暗暗點頭,
張讓再次從羽林郎手中接過一封詔書,高聲道:
“董卓接詔!”
“末將奉詔!”
董卓單膝跪地,神態之間,滿是敬仰。
“西涼董卓,從軍多年,殺敵無數,為我大漢立下汗馬功勞,為人更是忠肝義膽,朕甚喜之。
特擢升為涼州騎都尉,賜絹帛五十匹,金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