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固然是一變數,但由於其民族貪婪的本性,過早的投入到這場大戰中,而忽視了一個完全能夠左右整個戰爭變化的最大變數—中國。
戰場的另一個變數來自近東,由於俄軍在東普魯士的潰敗,直接導致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國的陣營,俄國人不得不在高加索一帶與土耳其這個老冤家作戰。由於土耳其的參戰,這有地區的達大尼耳,敘利亞,巴勒斯坦,蘇伊士,阿拉伯和美索布達米亞也被捲入戰爭。與此同時,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先後出兵,搶佔了德國的索羅門群島和薩魔亞群島,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全部喪失殆盡。
歐洲戰場上戰局千變萬化,交戰雙方都沒有能達到預期的作戰目的,在亞洲,作為世界關注的強國中國卻一直表現的很平靜。國內是很平靜,但中俄邊境卻一直不怎麼平靜。
經過10天的海上航行,瀋陽所押運的船隊終於在海參崴靠岸了,交代好一切後,瀋陽立刻就塔上了開往烏蘭烏德的火車,瀋陽一直沒有弄明白軍部的命令是怎麼下達的,讓自己繞個大彎子,又是海路又是火車的,早知道目的地是烏蘭烏德,為什麼不讓自己直接從上海做火車出發。雖然瀋陽有疑問,但瀋陽還是一點都不打折扣的執行了軍部下達的命令。三天三夜的火車下來後,一身[疲憊的瀋陽終於達到了部隊的所在地,烏蘭烏德郊外的一個軍營,這裡部署了從上海調來的第七師。
瀋陽達到的時候是一個夜晚,在師部招待所休息的瀋陽在睡夢中就被一陣警報驚醒了。瀋陽匆忙整理好行裝,這警報給瀋陽的第一感覺是,發生什麼意外了,因為瀋陽從唐廷樞那瞭解到,中國軍隊在短期內是不可能投入戰爭的,可這警報卻明明的緊急集合的最急警報,難道是俄國人主動打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