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沒吃過苦頭的林鳳祥不知道,機槍、大炮加上密集隊形步兵的齊射,根本就是騎兵的剋星,頑強的騎兵與太平軍激戰三個多小時後,林鳳祥才知道情況不對,可在時候再想撤退已經來不及了,新軍的殘餘騎兵部隊繞到後面,拼死擋住了太平軍的歸路。戰鬥進入夜晚,劉麗川精心準備的大量火球,照亮了整個夜晚,沒有影響機槍大炮的攻擊視線,戰鬥持續了四個小時,太平軍的騎兵部隊在林鳳祥被一顆炮彈的彈片擊中身亡後開始崩潰。獲勝的新軍只留下少數部隊打掃戰場,其他人在劉麗川的帶領下,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六安,終於在戰鬥最關鍵的時候出現在戰場。
六安城就在眼前,可李秀成卻覺得它是那麼的遙遠,儘管李秀成一度覺得勝利距離自己是是那麼的接近,但他還是功虧一簣。其實劉麗川帶來的援兵並不多,不過五千多人,為了消滅林鳳祥的騎兵,新軍也付出了近六千人的代價。但李秀成知道,自己的部隊已經完全失去了鬥志,在白天,密集的機槍火力和大炮的射擊,根本就是步兵的墳墓,對手援兵以到,彈藥給養應該也得到了補充。思之再三,李秀成終於下了決心。
“命令部隊,邊打邊撤防止清妖追擊。”萬般無奈的李秀成終於放棄了佔領六安,消滅大別山區新軍的計劃,儘管太平軍為此付出了傷亡十萬多人的代價。但最終李秀成還是不得不放棄。
望著太平軍有序的阻擊和緩慢的撤退,聶士成不由感慨。
“李秀成,將才也,這樣的人才被太平軍所用,怎麼不叫人惋惜。”
天色終於大白,劉麗川帶著警衛連在炮火洗禮多日的六安城牆上找到了聶士成,兩人見面後都覺得這次見面恍如隔世,兩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半天沒有說話,只看見兩位漢子的眼睛中淚光流動。朝霞映紅了天邊,鮮血染紅的戰場,晨風中蕭索的戰旗,戰場上的掙扎和哀鳴,構成一幅怪異慘淡的圖畫。
太平軍緩緩退回廬州和三河,回到三河的李秀成很快就為自己的決定感到萬分的慶幸,因為就在當天下午,經過長途跋涉的上海新軍,出現在了廬州城下。楊一沒有想到聶士成能迫使李秀成退回廬州,聶士成對太平軍的主動撤退好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的開著太平軍離開,不甘心的聶士成把手裡最後的騎兵派出去,對太平軍進行騷擾性的進攻。
太平軍比楊一早一步進入了廬州,趕到廬州的楊一也只能轉道繞開廬州,前往六安和聶士成會合。
二次廬州戰役結束。李秀成在付出近十萬士兵的代價後,無功而回。六安守軍損失三萬餘人,而楊一偷襲廬州的計劃也沒能實現,雙方在廬州一帶有開始了新一輪對峙,不過這次力量的對比發生了變化,新軍損失的兵員很快就從大別山一帶的各個縣的團練中得到補充。李秀成雖然也得到一定的人員補充但他的洋槍和彈藥已經減少到兩萬五千。火炮在撤退中也被新軍派出的小股騷擾部隊破壞了十幾門。李秀成的弱點更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