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矩,沒有明確的聖旨廢后。那那拉氏就是乾隆皇帝的繼後,也就是說十二阿哥永璂還是嫡子的身份,十一阿哥也還是半個嫡子的身份。
那拉氏此舉倒是和漢朝漢武帝的繼後衛子夫相同,在皇上廢后的聖旨還沒有下來之前自己就自殺了。這樣一來自己的皇后之位就保住了。自己兒子的嫡子之位也保住了,因此無論是哪一本史書,對於衛子夫的記載都是孝武思皇后,而不是漢武帝廢后。
恐怕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行為觸怒了乾隆皇帝,因此那拉氏的喪儀表面上是以皇貴妃的級別辦的,事實上還不如一個低等官員的喪事,棺木也是依照嬪為來的。另外作為繼後的那拉氏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單建陵寢。卻葬在了妃園寢內。更有甚者,按慣例。凡葬在妃園寢內的,無論地位有多低,都各自為券,而那拉氏卻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位於一側,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貴妃的下屬。
當時還引起了御史李玉鳴的關注,為那拉氏叫不平,惹得乾隆皇帝惱羞成怒。
可見那拉氏這招的確是噁心到了乾隆皇帝,先是剪髮,後世自殺,一件比一件噁心,也難怪乾隆皇帝在她去世後會那麼的糟蹋她的喪事。
那個時候的乾隆皇帝已經大權在握,而且他這一輩子又是順風順水的過著,元后富察氏只戴花草一派的簡樸樣噁心了他,他事後也同樣的噁心了回來。這回那拉氏竟然敢這麼噁心他,他不報復回來才怪了。
但乾隆皇帝到底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底線的,真的,至少哪怕是那拉氏這麼噁心他了,到底他還是沒有下聖旨廢了那拉氏的皇后之位,沒有聖旨納那拉氏就是皇后。
也因此在十二阿哥永璂去世後,朝廷上的大臣越發的瞧著十一阿哥永瑆好了。
啥,你說那些之前看好十五阿哥的人了?
呵呵,你不知道朝廷上這種事情,都是多處下注嘛,很多家族都是這樣的,一些人效忠這個皇子,另外一些人效忠那個皇子。瞧瞧三國的時候那些世家的德行就知道了,最出名的就是諸葛家和荀家。
是有人看好十五阿哥,可也有人看好十一阿哥呀,尤其是十一阿哥還有兩個同父同母的親哥哥的時候,尤其是長兄四阿哥永珹在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胤裪,這幾年間手裡的勢力不小。
再加上十一阿哥自己也有心思,他的書法很好,與翁方綱、劉墉、鐵保並稱乾隆四家。恰好乾隆皇帝又是一個“假文人”最愛好這些東西了,因此他很得乾隆皇帝寵愛。
可沒想到自從十五阿哥大婚後這事情就變了,乾隆皇帝竟然屢屢的誇讚十五阿哥,這對有野心的他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因此十一阿哥瞧著最近笑得一臉燦爛的十五阿哥很不順眼,忍不住讓人在朝廷上打壓他。殊不知,十一阿哥越是這樣他就越離自己的目標遠了。
根據後世歷史學家的推薦,乾隆皇帝一生有十七個兒子,嘉慶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按照清朝“立嫡立長”的皇位傳承原則,排行靠後且是庶出的永琰,幾乎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
後來因為眾多兒子的夭折,乾隆皇帝不得不放下祖制,從剩下的幾個年幼、庶出的皇子中另擇儲君。十一阿哥永瑆和十五阿哥永琰成為乾隆皇帝為數不多的兒子中的佼佼者。
十一阿哥聰明睿智、才氣橫溢,做事很有主見;十五阿哥性格內向、性情凝重。為人規矩仁孝。在大清國力日益衰減的情況下,按說由十一阿哥這樣一位性格鮮明、頗有主張的皇子來繼承皇位,應該是最合適不過的。但事實上。乾隆皇帝卻把皇位傳給了十五阿哥。
乾隆皇帝選擇接班人所遵循的原則,就是後來者必須不容置疑地遵從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繼承他的政策,不遺餘力地維護他的權威,並把自康熙以來開創的盛世一直保持下去。
十五阿哥忠厚老實、規規矩矩、重視仁孝,對乾隆皇帝的話一向言聽計從,無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選嗣標準。當然了。乾隆皇帝之所以選擇永琰做接班人,還有一個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放權。
儘管乾隆皇帝曾有過“朕八旬有六歸政”“不敢與皇祖六十有零的年數等同”的誓言。但等他年老昏聵的時候,越發把至高無上的皇權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一絲一毫也不肯相讓,哪怕這個與自己分羹的人是自己的親兒子。
如何做到“退而不退”。如何在有生之年繼續風光地把持朝政。這是乾隆皇帝在風燭殘年時最關心的事情。要做到這一點,只有選擇一位恪守仁孝、老實巴交、唯父命是從的接班人,而十五阿哥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