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一股小家子氣哪裡如貴妃的行事沉穩,皇上還真是被狐媚住了。

宴席過半,太后有些勞累先行回頤寧宮休息,口諭眾人無需拘束,只管繼續飲宴便好。

神經稍稍放鬆的朱宜修環顧下首,見到與朱老爺一同進宮的不是朱夫人,而是一張年輕的生面孔,抬手召剪秋到身邊,叫她去打聽一下那人是誰。

片刻後,剪秋回來稟告,道,“娘娘,那是太后上月賜婚給老爺的如夫人,今兒大夫人抱恙,老爺就帶她來了。”

“我說呢,看她的穿戴並不張揚反有些清雅之感。想來是個通文墨的,難怪父親喜愛了。表叔公的眼光還真是不錯。你去請她待會兒前往駐波亭一敘。”朱宜修對這個頗有氣韻的女子的印象不錯。

玄凌和柔則兩人甜蜜的很,壓根沒注意周圍的眼光,也顧不到宜修藉口更衣的離席而去。所以沒費什麼勁兒,宜修就在駐波亭見到了朱老爺的新夫人,韓氏。

“妾身給貴妃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韓氏舉止有度,也沒有因為朱宜修的身份而露出怯色。

“夫人不必多禮。本宮怕積食便出來走走,既遇上夫人正好說說話。說來你是太后賜婚,論家禮,也算是本宮的長輩了。”朱宜修態度隨和,言辭親切,“不必站著說話,隨意坐吧。”

“娘娘抬舉了,妾身不敢當。”韓氏小心翼翼坐下,隨時都可以再站起來。

“皇后和本宮先後入宮侍駕,少有機會再在父親膝前盡孝,難免遺憾。夫人若能給父親添上一兒半女也可令我們安心些了。”

韓氏謙虛道,“妾身蒙太后恩典服侍老爺,自會盡心。子女緣分乃是天意,妾身也不敢過分強求。”

不卑不亢的態度令朱宜修對她更高看一眼,道,“聽夫人說話,像是讀過詩書的。”

韓氏微怔,忙道,“娘娘好耳力,妾身的父親原是落第舉子,後來便一直在族中給子弟授課啟蒙。妾身幼時耳濡目染,故而也略識得幾個字。”

“原來如此。夫人初到府中一切可還習慣麼?”朱宜修語氣中帶著關心。

“多謝娘娘關懷,老爺待妾身很好,府中諸事皆有大夫人操持,妾身也很是敬佩。”

朱宜修點頭,道,“夫人能這麼想就好。父親早年納了多房姬妾,只是膝下尤空,不知是不是緣分未到。府中人多口雜,夫人若聽見了什麼也不必往心裡去,左右父親心疼夫人最緊要。”

韓氏是個機慧之人,旋即道,“妾身明白。”

“今日和夫人說話,本宮很是高興。初次見面,略表心意,特叫下人備了些進貢的上等阿膠,女子服食最是補益氣血,還請夫人帶回去補補身子。”朱宜修讓剪秋把一盒子東西交給韓氏。

“娘娘賞賜叫妾身惶恐,不敢領受。”韓氏推辭道。

“有何不敢,朱家若後繼有人,夫人可就是大功臣了,只管拿去便是。”朱宜修起身道,“本宮還得回去更衣就不多留夫人了。”點了兩個小宮女,道,“好好送夫人回席。”

“娘娘,這位如夫人看著很溫和的模樣,也不知道能不能壓得住大夫人。”回到昭陽殿,繡夏給朱宜修換了身衣衫,道。

“等會兒就知道了。”

剪秋晚些時候回來,稟告道,“娘娘,奴婢已經打聽過了。大夫人沒病,只是入宮前幾日和如夫人發生了爭執,老爺罰她閉門思過,府中事物暫由如夫人料理。”

朱宜修對繡夏道,“你聽到了?”後者點頭。

“韓氏是綿裡藏針的人,大夫人遇到她未必能再佔上風。府裡那班下人又最是會看風向的,往後可有的瞧了。”朱宜修喝了一口茶潤嗓子。

“活該大夫人踢到鐵板,誰叫她多年來做盡壞事。”繡夏也深恨朱夫人。

“是該叫她傷傷腦筋,否則她也太得意了。自以為是皇帝的岳母,人人都要對她卑躬屈膝。”朱宜修冷笑道。

壽宴結束,玄凌照例還是去了甘泉宮。枕榻之上,柔則撒嬌弄痴,道,“四郎,臣妾準備的節目母后似乎並不喜愛,可是覺得哪裡不好麼?”

玄凌輕撫愛妻秀髮,溫言道,“母后上了年紀,對這種熱鬧的歌舞怕是會覺得有些吵鬧。”

“看來是臣妾自作多情了……”柔則幽幽嘆道。

玄凌見她蹙眉,忙勸道,“宛宛不必傷感,母后並未說她不喜歡,朕記得小時候母后也曾經為皇祖母獻過歌舞,自然是懂得宛宛的孝心。”

柔則聽玄凌說到太后也曾經如法炮製,便放下了那些擔憂,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