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法言義疏 作者:獨來讀網

:“哄,胡弄切,鬥聲;從門下共者,下降切,義與巷同。此字從鬥,與門不同,是巷字古或作門下共,而俗書哄字亦變鬥為門。廣韻:‘哄,鬥也。俗作哄。’故不識哄為古巷字者。遂誤認為哄矣。”此文宋鹹注云:“哄,鬥也。言市聲如鬥而鬨然。”按:文選任彥升宣德皇后令,李注引法言,作“一巷之市”,是“一鬨”之非“一鬨”甚明。吳雲“一鬨猶一巷也”,得之。古者市皆別為區域,不與人家雜處,市有垣,有門,有樓,其中有巷。市垣謂之闤,市門謂之闠,市樓謂之旗亭,而市巷亦謂之闤。左太沖蜀都賦劉淵林注云“闤,市巷也”,是也。一巷之市與一卷之書相比為義,一卷之書,書之至少者;一巷之市,市之至小者。今文人承用多作“一鬨”,乃襲宋鹹之謬。音義:“不勝,音升。”“異意”,選注引作“異價”。“一卷之書不勝異說”者,藝文志雲:“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書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儒林傳雲:“一經說至百餘萬言。”按:“異說”,選注引作“異意”。“一鬨之市、必立之平”者,音義:“之平,皮命切。鄭司農雲:‘質劑,月平價也。’”按:淮南子時則“是故上帝以為物平”,高注云:“平,正。讀評議之評。”廣韻:“評,皮命切,平言又音平。”司農說見周禮小宰、司市、質人諸職注。漢書景武功臣表雲:“梁期侯當千,太始四年,坐賣馬一匹,賈錢十五萬,過平,臧五百以上,免。”是漢時物價皆官為制定,謂之平,過平為贓。每月更定,故謂之月平。孔氏廣森禮學卮言云“蓋市價以時貴賤,故每月更平之”,是也。“一卷之書,必立之師”者,漢時經傳皆置傅士。劉歆傳:“歆移書讓太常博士雲:‘至孝文皇帝,天下眾書往往頗出,皆諸子傳說,猶廣立於學官,為置博士。’”趙岐孟子題辭雲:“孝文皇帝欲廣遊學之路,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五經而已。”百官公卿表雲:“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儒林傳贊雲:“初,書惟有歐陽;禮,後;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復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穀梁春秋。至元帝世,復立京氏易。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注“賣者”至“如何”。按:注專以貴賤為言,似所據本亦作“異價”,與選注所引本同。“非異如何”者,非異而何也。“如”、“而”字古通。(一)“書”字原本訛作“師”,據四部叢刊影宋治平本法言改。

習乎習!〔注〕嘆所玩也。以習非之勝是也,況習是之勝非乎?於戲!學者審其是而已矣。或曰:“焉知是而習之?”曰:“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小也。”〔注〕大小之相形,高下之相傾。〔疏〕逸周書常訓雲:“民生而有習有常,以習為常,以常為慎。”按:慎、順古通。大戴禮保傅雲:“孔子曰:‘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習乎習”者,甚嘆之詞。論語云:“孝乎惟孝。”包鹹注云:“孝乎惟孝者,美大孝之辭。”古書多有此句例,詳閻氏若璩古文尚書疏證。“以習非之勝是也”,治平本無“也”字,依集註補。音義:“於戲,上音烏;下音呼,又虛宜切。”匡謬正俗雲:“烏呼,嘆辭也。古文尚書悉為‘於戲’字。”“學者審其是而已矣”者,說文:“寀,悉也。知寀,諦也。篆文審從番(一)。”經傳皆作“審”焉。“知是而習之”者,莊子齊物論雲:“物無是非(二)。”又云:“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此是非之難審也。“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云云者,方言云:“小,江、淮、陳、蔡之間謂之蔑。”郭璞注云:“蔑,小貌也。”司馬雲:“人苟盡心於聖人之道,則眾說之不足學易知矣。”按:諸子之言,紛然殽亂,此之所是,或彼之所非,惟折中於聖人而是非立見。本書吾子云:“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將誰使正之?’曰:‘萬物紛錯,則懸諸天;眾言淆亂,則折諸聖。’”春秋繁露深察名號雲:“聖人之所命,天下以為正。正朝夕者視北辰,正嫌疑者視聖人。”並與此文同義。御覽六百十三引鄒子曰:“見日月而知眾星之照微也,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少觀也。”按:鄒子乃晉鄒湛。此湛書用法言語耳。(一)“審”,說文作“寀”。(二)“是非”,莊子齊物論作“非是”。

學之為王者事,其已久矣。堯、舜、禹、湯、文、武汲汲,仲尼皇皇,其已久矣。〔疏〕顧氏炎武日知錄雲:“三代之世,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治國平天下之事。孔子之於弟子也,四代之禮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