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兒一早進了郯縣縣城,就見在縣太爺的率領下,街道兩旁跪了一地的民眾,皆歡呼雀躍,高呼萬歲,更有甚者,竟備了整筐的鮮魚,說是剛從黃河打上來的,一定要送給康師傅嚐嚐鮮!時值初冬,北風漸起,可以想象黃河水有多刺骨!知道送魚的是誰嗎?是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婦,詢問之下更是吃了一大驚,那老爺爺今年已經九十七歲了,老太太也已九十三歲!百年人瑞啊!
聽到這樣的高齡,再看看那筐鮮魚,我反正是目瞪口呆,回頭看看康師傅,臉上雖保持著微笑,但那凌厲的眼神卻已在郯縣縣令身上瞄了。
郯縣縣令忙伏地奏說:“皇上英明睿智,猶如堯舜再世,百姓生活安定富足,皆感恩戴德,都稱趕上了‘康熙盛世’,因此執意要送這筐鮮魚給皇上,聊表感激之情,奴才再三勸阻也勸不住啊!”
那對老夫婦見縣太爺如此說了,也急忙跪地附和,那顫顫巍巍的身影,在寒風料峭中,著實看得人心酸。康師傅讓侍衛們收下了那筐鮮魚,卻當即賜了一百兩金子給這對老夫婦,到了行幄後,立即將山東巡撫徐旭齡申斥了一通,聲音大得嚇人,我在隔壁的帳篷裡都聽得清清楚楚……
“啪”,一記響亮的戒尺拍打炕桌的聲音,嚇得我一顫;我趕忙從回憶中□,裝出一副全心貫注《孟子》的樣子。
康師傅雙眉微皺,不悅地瞪著我威脅道:“想什麼呢?不到一個時辰,你竟已心不在焉了兩次!再讓朕抓到一次,必嚴責!”
我“哦”了一聲,表示聽見了,端起書本,正襟危坐。
“剛剛朕講到哪裡?”康師傅很嚴肅地開始“拷問”我。
“講到‘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這個我還是知道的,就是看到這一句,我才聯想到了今天的奇聞奇景。
“什麼意思,解釋來朕聽。”康師傅容顏雖還嚴肅,但口氣已趨緩。
還好,這兩句算通俗易懂,我思考了片刻,答道:“意思是:賢明的國君制定國策,一定要讓百姓們上足以贍養父母,下足以撫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豐衣足食,壞年成也不致餓死。”
康師傅聽罷,點了點頭,面色柔和了些許,卻仍道:“在朕面前你都敢開小差,可見平日在上書房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皇阿瑪,這您可是冤枉我了,在上書房,我的表現雖不算‘卓異’,但也算認真吧,否則顧師傅還不天天上您那兒告狀?”我所說的也可算是基本事實,因此底氣還是很足的。“再說了,其實我剛才也不算開小差,只是因為這一句話想到了今兒那對老夫婦獻魚的事兒。”
“哦?”康師傅似乎對此有興趣,將書暫時放在一旁,問道,“你怎麼會想到這件事?”
“嗯……”我開始字斟句酌地述說自己的見解,“今兒那個縣令不是說因為民生富足,百姓感激您的恩德才爭相上貢嗎?這豈不正是這句“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的真實寫照?”
“你真是這樣認為?”康師傅望著我,眼神中閃著“懷疑”兩個字。
我含笑望著康師傅,故作驚訝地反問:“怎麼,皇阿瑪您不是這麼認為的嗎?”
康師傅“呵呵”一笑,道:“鬼丫頭,當我不知道你想什麼?”
“嘿嘿嘿!”我笑了笑,並不說穿我心中所想,只開玩笑地道,“皇阿瑪,今兒那個縣令說您是堯舜在世,我覺得吧,還得再加上一句——遠勝諸葛亮,我想什麼都逃不過您如炬的目光!”
“小丫頭,學會給朕戴高帽子了啊?”康師傅臉上肅穆的神情早已蕩然無存,注意力也成功地被我帶離了《孟子》。
我故作無奈地搖搖頭,道“唉,這陣子天天耳濡目染,想不會都難吶!”
“哈哈哈——”康師傅一陣爽朗大笑,我也跟著呵呵地笑著。
康師傅知肚明我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自出巡以來,除了高士奇,明珠等這些拍馬高手天天高帽不斷外,又加上每天絡繹不絕前來朝見的地方官員阿諛之詞不絕,就算是白痴,日日聽這些話,也知道如何給人“戴高帽”了。
“禧兒。”康師傅忽壓低了聲音喚了我一聲,似要說什麼機密事件。
我應了一聲,不禁也肅穆起來,問道:“怎麼了,皇阿瑪?”
“明日我要微服巡視河工,你跟著你五叔他們先行去宿遷行宮。”
我一聽“微服”,立刻介面道:“我也要去!” 這陣子,天天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