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大橋等一批重點建設專案相繼竣工;隨著新生活運動的開展,漸漸地革除了一些封建陋習,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等等。
然而,這一切被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爭打斷了。一九三七年蘆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裝備低劣、指揮不力的國民政府軍隊在日寇的進攻下節節敗退。一九三七年底,馮玉祥舊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渠為了儲存實力,竟然拒絕執行軍事命令,在日寇進攻下不戰而退,把山東拱手讓給了日本人,從而使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原腹地完全暴露於日寇炮口下,也使河南境內的幾十萬國民政府軍隊陷入被日寇合圍的困境。
蔣介石對韓復渠的表現本來就甚為震怒,此時,又得到軍統密報的兩個足以置韓於死地的訊息,一是說韓與日寇秘密談判,企圖“獨立”,出任漢奸政權主席;二是韓與另一軍閥(「注」這個軍閥的名字父親回憶不起來了,我查詢了相關資料以後,推測這個軍閥應當是石友三)密謀,打算擁兵反蔣。於是,蔣決心解決韓復渠的“漢奸”問題。一九三八年初,蔣介石抵達開封,在河南省政府內召開軍事會議,會前做了精密佈置,誘捕了韓復渠,不久又將其拉到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