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速如離弦之箭衝出,直迎大桓騎軍。
與此同時,一直如烏雲蓋頂的各種巨禽,也如風吹雲散般鋪散而開,展開巨翼滑向發起衝鋒的大桓騎兵。
“硬戰?!”
看敵軍反應,大桓諸將精神大振,以追殺者的身份,最不怕的就是硬戰!
十里……
五里……
眼看雙方即將如洪流般迎面對撞,北方騎兵拿起的不是長槍大刀或巨矛利戟,而是長弓勁弩和法杖法寶,便是半空巨禽也是如此。
一里……
三百米……
眼看雙方進入射程,彼此隊伍中部的騎兵,已經彎弓搭箭或開始施法。
“嚦、嚦……嗷、嗷……”
馬嘶狼嚎虎嘯,北方騎兵要麼衝勢一頓,要麼左右散開,與此同時,密密麻麻的利箭勁弩,宛若流星雨掠起,帶著密集凌厲的破空聲爆射而出;又有五光十色的光芒,匯聚成虎嘯半空的術法狂潮,威若席捲一切的洪流。
不過,以大桓先鋒軍的精銳,特別是最前部是項羽的不死魔軍、呂奉先的春秋鐵騎、蒙恬的蒙氏鐵騎、王賁的義賁戰騎、龍且的樓煩精騎、季布的信虎戰騎等,都是頂級的專屬特殊兵種,再加上強大的戰陣和盔甲,普通的箭雨術法,對於身經百戰,縱橫沙場的頂級特殊兵種,不能說完全無視,卻也造成不了多大傷害!
頂著勁弩箭雨,沐浴術法狂潮!
大桓騎兵在敵軍第一波狙擊中,傷亡還不到千分之一,在戰爭中,特別是衝鋒之時,基本可算忽略不計!
讓大桓騎兵詫異意外的是,剛衝到敵軍陣營,敵軍卻是四散而開,根本不與大桓騎兵接觸激戰,而箭雨術潮卻是連綿不絕傾瀉而至,持續造成傷亡。雖然傷亡不大,卻勝在持續不絕,時間一長,傷亡自然就大了!
當然,隨著力量體系的增長,軍卒防禦普遍增強,軍卒攻擊同樣在增強,這是同步原理,普通戰術需要改變,卻依舊有效。
片刻後,緊隨六大主將親衛軍的便是大桓天朝的普通騎兵,普通騎兵可沒這麼強大的防禦力。再加上,敵軍的箭雨術法等,又明顯針對戰馬,戰馬可沒騎兵那麼強大的防禦力,否則犧牲的就是機動力,變成重騎兵了。
一時間,大桓騎兵人仰馬翻,大片大片的騎兵跌落塵埃,騎兵傷亡不大,戰馬卻傷亡慘重,最重要的是,隨著戰馬或傷或死,騎兵陣營自然混亂,還以極大速度擴散開來,頗有兵敗如山倒,全面大亂的趨勢。
而六大主將親衛軍,憑著自身防禦和戰力,想追上敵軍斬殺,敵軍卻如捉迷藏般根本不接站,依舊只以遠端攻擊應對,氣得大桓騎兵三尸暴跳又無可奈何!
“全軍聽令,停!”
幸虧六路主帥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很快就猜到敵軍的策略,很快反應過來,迅速調整戰術,普通騎兵不再盲目衝鋒,而是連成一片,採取步步為營,層層推進的戰術!
如此一來,大桓陣營的攻勢,自然極大減緩,也失去了衝鋒之威,更失去了騎兵高機動力的優勢。
北方聯軍似乎也料到了眼前局面,依舊利用機動力四處遊走,不退走不接戰不冒進,利箭術法等遠端攻擊卻依舊不停,也不管是否管用。
“蒙古帝國最著名的弓騎戰術!”
“看來如今北方聯軍的最高統帥是成吉思汗,並非謠言啊!”
很快,互相間隔足有千里之遙的六大大桓主將,便達成共識,猜到敵軍的戰術。便不再冒然衝鋒,而是依舊不緊不慢的推進戰術。
有心算無心,論起遠端攻擊,大桓騎兵的平均射程、騎術和混亂陣法等因素,確實不如北方聯軍,繼續糾纏明顯吃虧,只能等待後方大軍趕到,以大勢傾軋!
不得不承認,蒙古戰術雖然無恥,卻很有效,至少扛住了大桓天朝的氣勢如虹的追殺之勢。接下來,就看雙方如何謀劃,北方聯軍打算退到哪裡!(未完待續……)
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初見道祖
北方主戰場進行得如火如荼,雙方在遼闊無垠的大草原,打得昏天暗地,草原化荒漠之時,各方戰場也在同步進行!
以華庭帝后為首的舊秦勢力,也在關西內外,與以復生帝皇阿育王為首的西方聯軍,打得不可開交,屍橫遍野。
至於其他區域,西南方主戰場,擁有巴蜀兩郡的天然地利,易守難攻,路途艱難,戰況倒是不激烈,也激烈不起來。
非洲、歐洲、美洲、南洋(南方的太平洋)等聯軍,原本還想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