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墨索里尼企圖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以駐希臘的一些義大利官員被暗殺為藉口佔領了希臘的科孝島。當時的國際氣候對這樣的冒險很不利,墨索里尼發現,在得到某些賠償之後必須撤退。但在20世紀30年代,外交上的勢力均衡起了變化,給予他更大的行動自由。他立刻趁機入侵衣索比亞,結成羅馬…柏林軸心(見第二十四章第三節,第四節)。
四、西歐的民主主義問題
西歐不存在可與俄國內戰和中歐左、右派之間劇烈衝突相比的種種動亂。民主制度在西方更為根深蒂固,因此主要的社會結構更健全,並享有民眾更多的支援。此外,西方列強已是戰爭中的勝者,而不是敗者,這一事實進一步促成了政治和社會的穩定。不過,不能因此就說西歐在戰後數年中沒有遇到因難。實際上,它也有許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經濟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有著深遠的社會和政治影響。西歐兩個主要國家英國和法國的經歷可說明這一點。
英國 英國的主要問題無疑是長期、嚴重的失業問題。戰爭結束後緊接著有過一時的繁榮,當時工廠加班加點地生產,以滿足波長期抑制的消費需求。但1920年,經濟蕭條開始出現,到1921年3月時,已有800多萬人失業。80世紀2O年代失業仍在繼續,而20世紀30年代形勢變得更糟。因此,英國的不景氣實際上從1920年而不是從1929年就已開始,而且無較大間斷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