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萊克將軍。可是第二槍射偏,擊中了大公夫人。醫生還未來得及搶救,大公及其妻子就已死去。
這時,“該死的聯盟體系”開始採取無情的、致命的行動。首先,德國保證,不論奧匈帝國決定採取什麼行動它都給予全力支援。來自柏林的這張有名的“空白支票”並不表明德國人就需要戰爭。更確切地說,他們以為俄國未必敢支援塞爾維亞反對德國和奧地利,以為一開始就十分明確地擺出這種通常的姿態正是為了和平。若考慮到以下事實,這種設想是可以理解的;這正是1908年奧地利從土耳其人手中併吞波斯尼亞時所發生過的情景。塞爾維亞人長期注視著這個斯拉夫人的省份,強烈反對這一併吞,並得到了俄國的支援。但是,當德國支援奧地利時,俄國人因斷定自己還不能冒戰爭之險,決定退卻讓步。
然而,這種結果在1914年不可能再發生。因為俄國這時的勢力比1908年時更強大。它已從1904—1905年的遠東失敗中恢復過來。這時,俄國還得到了法國的有力支援;而這是它在1908年時所沒有的,那時法國並不熱心挑起波斯尼亞的爭端。因此,德國人以為薩拉熱窩的危機只會侷限於某一地區,這顯然失算了,其實,大變動時期已經來臨。
7月23日,奧地利向塞爾維亞提出了條件苛刻的最後通牒,要求塞爾維亞對事件進行解釋和道歉,禁止反奧刊物,鎮壓反奧組織,與奧地利官員一起共同追究罪犯的責任,並對策劃該事件的同謀提出起訴。塞爾維亞7月25日的答覆初看起來好象是要調解,但實際上卻受著種種條件限制。是推諉,無法令人滿意。奧地利立刻斷絕了同塞爾維亞的外交關係,並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
俄國為了報復,於7月30日命令全國總動員。第二天,德國向俄國發出了為期12個小時的最後通碟,要求停止總動員。德國沒有得到答覆,便於8月1日向俄國宣戰,並於8月3日向俄國的同盟國法國宣戰。就在同一天,德國入侵比利時,開始了實際的戰爭行動。這一侵略為英國在8月生日對德宣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藉口。這樣,歐洲各強國在薩拉熱窩謀殺事件才過去5個星期時就已開始互相進攻。
三、戰爭的歐洲階段:1914…1917年
1914年:西線的消耗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從興高采烈的群眾和開拔計程車兵高唱《馬賽曲》、《在故鄉》或《蒂珀雷裡》等歌曲開始的。交戰雙方的軍列上都用粉筆寫著“聖誕節回家”的題詞。所有的民族都滿懷信心地期待著一場短暫而又勝利的戰爭。但是,他們不久便發現自己捲入了一場持久的、殘酷的戰爭折磨之中,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的財富和傷亡的人數是前所未有的。這場戰爭同樣摧毀了社會制度和政治結構。7月30日,沙皇簽署全國總動員令時,他向大臣們說:“想一想你們要我承擔的責任吧!想一想千千萬萬個被派去送死的人吧!”當時,他幾乎沒有認識到他正在簽署數百萬人而不是數千人的死亡通知書,其中還包括他的家族和王朝的死亡通知書。
傳統戰略的失敗可解釋破壞歐洲文明的流血的僵持局面。為防止鄰國侵略或鄰國間的聯合,歐洲各國軍隊的參謀部好幾年裡一直在精心備戰。德國人早在1905年時就有了由其參謀總長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伯爵制定的一項計劃。這項“施利芬計劃”要求先對法國發動迅速的、勢不可擋的進攻,然後進攻東線上緩慢移動的俄國人。德軍主力應集中在西線北段,準備迅猛地席捲出利時和盧森堡,以便將法軍殲滅在巴黎以東地區,從而在30天內結束戰爭。
8月4日,這一計劃開始實施;當時,雖然德國是比利時中立的保證國,其軍隊卻越過了比利時邊境。其時,法國人也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發動了進攻,決心在德國人攻取巴黎之前到達柏林。但是,法國人因損失慘重而被迫停止前進,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配備足夠的機槍;機槍在這場戰爭中報快證明了它們的效力。與此同時,德國人正按計劃穿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北部。他們到達馬恩河。到9月2日時已來到離巴黎只有25哩的尚蒂伊。
這時,形勢出乎意料地開始倒轉。由於德軍司令部未能使快速前進的諸部隊的行動協調一致,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之間形成了30哩長的間隔。法國飛機偵察到這一缺口,霞飛將軍立即抓住了這個機會。他把軍隊從阿爾薩斯…洛林戰區和這時仍保持中立的義大利邊境調了上來,猛攻德軍的這一薄弱點。由於德國兵力比對方少四分之一,又被長時間的行軍弄得筋疲力盡,他們只得退到埃納河這一天然防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