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2 / 4)

小說:全球通史-2 作者:開蓋有獎

的倖存也不象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由於“普遍的冬天”。德軍於1O月向莫斯科發動首次最大的進攻時,天氣異常暖和。直到11月16日以後發動第二次進攻時,冬天的氣候才妨礙了德國人,不過,它也同樣破壞了蘇聯人的反攻,要不然,蘇聯人的反攻會比實際上的更成功。

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襲擊了珍珠港,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歐洲範圍的衝突轉變為全球性的衝突。戰爭剛開始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決心保持中立。羅斯福總統同伍德羅?威爾遜總統一樣,公開表明了這一決心;1939年9月3日,他向全國宣佈:“和平將不會停止”。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勝利,尤其是法國的淪陷,迫使美國的決策人開始提出疑問:中立態度能否自動地提供保護免受捲入戰爭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國,然後控制大西洋——這在當時似乎決不是不可能的事——征服計劃中的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美洲大陸?

這些因素使華盛頓斷定,避免捲入戰爭的最好辦法是向那些仍在與德國作戰的國家提供除戰爭外的一切援助。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美國會簽訂《驅逐艦與基地的交換協議》(1940年9月2日)、從中立立場逐步轉入非交戰立場,為什麼美國會制訂《租借法》(1941年3月旦日)、簽署《大西洋憲章》(1941年8月12日)和釋出若干命令(1941年8…9月,這些命令要求美國海軍為紐芬蘭和冰島之間的所有交戰國和中立國的商船護航,並要求美國海軍一看到出現在這些水域中的軸心國軍艦就立即向它們開火),從非交戰立場轉入不宣而戰立場。

羅斯福總統在努力限制軸心國在西方的擴張的同時,還試圖制止日本在太平洋的侵略。然而,一屆又一屆的東京政府由於歐洲事態的發展所提供的所謂的良機而變得越來越好戰。希特勒的勝利使法國、英國和荷蘭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富饒領地幾乎沒有設防。因此,1940年9月27日,日本同德國和義大利簽訂了《三國條約》。這一條約承認德國和義大利在歐洲、日本在亞洲的霸權,要求在任何一個簽約國遭到美國進攻時互相提供充分的援助。

不過,日本人對歐洲的戰爭不直接感興趣。他們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於1941年4月13日與蘇聯簽訂了一個條約,在這個條約中,雙方保證,如果一方“成為一國或其他幾國的進攻目標”,他方將保持中立。1941年6月,當希特勒侵略蘇聯時,他曾要求日本與他合作,從東面進攻蘇聯。日本人懷疑德國人在亞洲的目的,拒不答應這一要求。此外,他們還看到了東南亞的更迷人的地區,那裡正動盪不安,為他們提供了明顯的機會。到1941年夏時,他們已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上的基地,同泰國簽訂了聯盟條約,並且,正要求獲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和橡膠產品。那時,英國人在歐洲的處境非常困難,所以他們撤離了上海,只在香港和新加坡保留了一些毫無戰鬥力的部隊。因此,只要美國不干涉,日本人佔領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

日本領導人在與美國的關係這一問題上意見不一。陸軍準備直接向英國、法國和美國挑戰,但海軍、外交家和實業家多半不同意這種做法。1941年10月,贊成與美國和解的首相近衛又麿辭職,於是出現了轉折點。“剃刀腦袋”東條英機將軍接替了近衛,組織了一個由陸、海軍軍官組成的內閣——據說這是一個“充滿火藥味的內閣”。東條決定,透過外交或武力手段,在這年年底之前跟美國算帳。日本駐華盛頓大使野村吉三郎海軍上將和來棲三郎特使一起同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在這最後時刻舉行了一系列會談。雙方的立場相差甚遠,因此,達成和解根本不可能。

當時,東京政府每天的決定赫爾都知道,因為日本的電臺密碼已被破譯。因此,一份份“注意戒備”的警告送到了珍珠港,送到了駐紮在菲律賓的美國遠東軍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手中。12月7日,參謀長喬治?C.馬歇爾將軍從華盛頓向珍珠港發出了最後一份警告。由於靜電故障妨礙了美軍電臺的使用,因此,這一訊息只得透過商業渠道傳送。在火奴魯魯島,這份電報交給了一位騎腳踏車的郵差。當他還在送信途中,即上午7點剛過,日本的炸彈已開始落在這座島嶼上。幾小時之內,除三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被炸燬外,珍珠港上的八艘戰列艦中有五艘被擊毀。與此同時,日本另一支特遣部隊摧毀了美軍在菲律賓的大部分飛機。

遵照《三國條約》的條款,德國和義大利向美國宣戰。這樣,美國不但在歐洲,而且在亞洲,完全捲入了這場戰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