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1 / 4)

小說:全球通史-2 作者:開蓋有獎

櫓��

同國際聯盟一樣,聯合國在各種非政治性活動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國聯一樣,它在執行維持和平這一主要任務方面卻成績時好時壞。它透過提供保持友好關係的媒介,幫助防止了大國間的全面戰爭。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國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亞、以色列和克什米爾這些地區的戰爭。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鮮、阿爾及利亞、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區域性戰爭即“灌木林火”戰爭。在1962年的極度危險的古巴危機中,聯合國也沒有舉行任何磋商會議。尤其在歐洲大陸,聯合國被證明幾乎是軟弱無力的。在那裡,冷戰擴大了共產黨集團和非共產黨集團之間的鴻溝,這一鴻溝最後寬到不可逾越的程度。因此,各大國自行其是,組織了相對抗的安全防衛體系,對每次危機都獨自作出反應。同國聯一樣,聯合國的主要困難在於:在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臺解決爭端的機器,但卻不能下令使用這臺機器.

四、和平條約

聯合國成立兩個月後,日本投降,遠東的戰爭結束了。這時,獲勝的同盟國能專心致志地籌建和平。它們的外交部長在倫敦、巴黎和紐約進行了長期談判。最後於1947年2月頂日在巴黎與義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和芬蘭分別簽訂了和平條約。所有這些條約都強迫戰敗國賠款,限制它們的軍隊,重新劃分它們的邊界。義大利將多德卡尼斯群島讓與希臘,將薩扎尼島割給阿爾巴尼亞,將幾塊小飛地讓與法國,將威尼斯朱利亞割給南斯拉夫,義大利還失去了的裡雅斯特地區——這一地區被建立為“自由區”。當最後提到的這項安排直到1954年仍不能實行時,義大利便併吞了這座由義大利人佔優勢的的裡雅斯特城,而南斯拉夫則佔領了“自由區”周圍的農村地區。意屬非洲殖民地被置於英國的暫時託管之下,它們的最終地位有待以後決定。

在巴爾幹半島,保加利亞將它佔領的希臘和南斯拉夫的領土歸還給了這兩個國家,但它得到了它在1919年丟失給羅馬尼亞的多布羅加南部地區。羅馬尼亞將比薩拉比亞(從1812年到1918年曾為俄國所佔有)和布科維納北部地區(主要由烏克蘭人居住)讓給了蘇聯,但它收復了戰爭期間曾為匈牙利所侵佔的特蘭西瓦尼亞北部地區。在東歐,還有一些不包括在衛星國條約內的領土變更,如:蘇聯從捷克斯洛伐克手中獲得烏克蘭人佔多數的喀爾巴阡…拉瑟尼亞地區,並得到了三個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儘管蘇聯對這些波羅的海國家提出主權要求的理由是它們原為沙皇帝國的一部分,但西方列強仍不願正式承認蘇聯對它們的併吞。

與這些衛星國條約的條款同樣重要的是在他們的談判中長期存在的外交上的爭論,它加速了大同盟的分裂和冷戰的來臨。這次談判的氣氛完全不同於雅爾塔會議上的氣氛,蘇朕力求為軸心國的那些現在其勢力範圍內的衛星國獲得有利的條款,而西方列強則因類似的原因而捍衛義大利的利益。到條約簽署時,義大利已被接受為西方的軍事盟國,而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則已成為蘇聯的忠順的衛星國。這些條約也許會因為承認了東歐的新的共產黨政權而為以後的人們所記得。戰爭期間,丘吉爾時常宣稱、他決不允許蘇聯的勢力範圍向西擴充套件到北起什切青、南到的裡雅斯特的一條線上。然而,正是西方列強在巴黎簽訂和約時同意蘇聯將其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這條線上。這樣做時,它們承認了歐洲的一種新的均勢——在這一均勢中,布加勒斯特、索菲亞、布達佩斯與布拉格和華沙一起面向莫斯科,而不是面向巴黎和柏林。

五、東、西方衝突的根源

同盟國在簽署衛星國條約之後未能馬上與其他敵國締結相應的條約。過了幾年之後,才同日本和奧地利達成和平協議,但與德國的和約仍未簽訂。調解的中止反映了東、西方之間日益嚴重的不和。這種不和在很大程度上也可用德意志帝國和日本帝國崩潰後在歐洲和亞洲出現的巨大的權力真空來予以解釋。這些真空在政治領域同在物質世界中一樣是不自然的、暫時的。很明顯,戰爭一結束它們就註定要被填補。問題僅在於由誰來填補、如何填補。

這一重大問題涉及到權力關係的根本性的再調整。即便在最好的情況下,這樣的再調整也是難以作出的、充滿危險的,正如拿破崙戰爭後的危機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危機所表明的那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傳統的權力鬥爭中新增了意識形態方面的爭端,權力關係再調整的進行變得更復雜、更危險。

在遠東,由於美國在對日戰爭中起主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