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1 / 4)

小說:穿越藝術 作者:嘟嘟

毅力去支撐,效率也是很低的。我特別“佩服”女人逛街這件事,逛一整天仍樂此不疲,因為那是她們天生的興趣,但同樣的路程讓她當成任務去走完,她肯定馬上就會喊累。

有人認為我國五六十年代的鋼琴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傅聰和殷承宗,殊不知,以今天學習鋼琴的條件來看,他們的學琴經歷都是極不正規的,甚至有些不可思議。

傅聰八歲半才開始學鋼琴,整整比現在的學童年齡大了一倍,所幸半年後他即在義大利指揮家、鋼琴家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梅·帕契的指導下學習,可惜僅僅學習了三年多,梅·帕契去世了,他只能轉為自學。直到17歲才和前蘇聯籍鋼琴家勃隆斯丹夫人學習一年,後因老師遷居加拿大,又開始勤奮自學。仔細算下來,傅聰在18歲前的鋼琴學齡僅僅只有四年多,剩下全靠父子兩個“摸著石頭過河”。對於學習鋼琴這樣難的樂器,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所以,像他這樣的基礎和條件,最終能夠達到國際級鋼琴大師的地位,勢必付出了與他同級別的阿什肯納奇、阿格里奇等鋼琴家更多的辛勤和汗水。試想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撐,怎麼可能取得他日後事業上的成就?傅聰坦言道:“我愛音樂,可彈琴是苦差事,小時候我也愛玩兒……琴上放著譜子,我有本事同時看《水滸》……但我彈琴時非常自得其樂,我覺得我到了一個極樂世界。”當然,在這十幾年,父親教了他很多東西,教他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指導他學習古典文學:孔、孟、先秦諸子、《春秋》、《戰國策》、《史記》、《漢書》、唐詩宋詞等等,並請專門的教師指導他英語、代數、幾何等課程,使他具有廣博的知識和全面的文化修養,為他構築起豐富的精神世界,以便更好地理解藝術的精髓。我常想,如果傅聰不彈琴,去做別的事,也會出類拔萃,為什麼一定要從事音樂專業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那就是沒有什麼比音樂更能打動他,支援著他克服無數困難一路前行。他對彈琴的濃厚興趣到了痴迷的地步,所以欲罷不能。儘管他的技巧不是那麼完美,但他以自己受益終身的傳統文化,以中國古詩詞中蘊含的哲理和韻味與西方音樂融會貫通,來演繹人類相通的共有情感,並透過鋼琴鍵盤酣暢淋漓地表達、傾訴,引起人們的巨大共鳴,從而得到不同民族、不同國度觀眾的認可和高度讚揚。

txt小說上傳分享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2)

殷承宗生於福建省鼓浪嶼,從小生活在音樂氛圍濃厚的家庭裡。3歲時,就搬張小凳子坐在鋼琴旁,認真地聽哥哥、姐姐練琴。6歲能將記住的樂譜演奏出來,9歲舉辦了獨奏音樂會。據說,他12歲去上海音院附中上學之前完全是靠自學,只有一個懂五線譜的牧師太太熱心地教他識譜,這對今天學琴的孩子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如果不是出於對鋼琴的酷愛,怎麼會那麼執著地一個個音自己去琢磨、探索,像一個小探險家似的,否則早耐不住寂寞去做別的遊戲了,更何況那麼小就達到那樣的高度!要知道,彈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要犧牲多少玩耍的時間呀!

因此,能夠在某一領域登上巔峰的人,興趣在他的成功中一定會佔有特殊的位置。有興趣愛好的人是幸福的,能以興趣為職業的人更是幸運的。但興趣的產生絕非偶然,同樣是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為什麼牛頓會以此為契機,創立了偉大的科學定律,而別人則無動於衷呢?看似偶然的事卻有必然的原因,這就是每個人的心中埋有一顆種子,在不同環境、不同誘因和不同作用下,會有不同的結果。

有人天生就對色彩或聲音等敏感、有興趣,這都屬於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也有些人的興趣是在環境和外界的影響下,後天被培養或誘發出來的。但無論是先天的、還是後天培養的興趣,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出於自覺自願、發自內心,而不是被脅迫、被屈從而來的。

傅雷對傅聰的教育,不是指望他一定成為一個鋼琴家,而是首先教育他做人。父子兩人經常促膝長談,談藝術,談人生,我們從《傅雷家書》中能深切感受到傅雷教子,是完全沒有世俗的功利之心的。音樂比其他藝術更具自由性和伸縮性,一個沒有真知灼見的人,是無法創作和體現音樂語彙的,更不要說去傳遞她的神韻和魅力。

我小的時候,雖然父母希望我學習音樂,但並沒強求我一定要搞專業,即便是我已被免試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算是成績相當不錯,父母仍不確定我是否應該以音樂為職業,他們覺得我其他方面的成績也不錯,如果學別的學科,做別的工作也會學好、做好。無論做什麼,他們只要求我儘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