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張兆和的一篇小說《費家的二小》。
故事中,費家一家三口父親、哥哥、二小相依為命,二小漸漸長大,頂上過去母親的缺,每日操持家務,成為這個家中不可缺少的女性,父親和哥哥想把二小留在身邊,無論誰來提親,都一準吃閉門羹,日子就這樣過著,二小也承諾,永遠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可終於有一天,二小還是跟著賣貨的年輕人走了,父親和哥哥得知後,陷入到無名的哀傷中。
張兆和的筆觸是清婉的,淡淡的敘述,近似於童話,這是標準上世紀三十年代京派小說的路子。可在這種近乎唯美的圖畫中,張兆和最後卻筆鋒一轉,給整個故事來了個不大不小的破滅,這讓我隱隱我覺得,作為半個老鄉的張兆和,並非一味清雅,她骨子裡,似乎還是有一股狠勁兒,有著江淮女子的倔強與現實。
張兆和和沈從文的愛情,現在聽上去,幾乎算是童話了吧:湘西走出來的窮孩子,經過努力,當上了大學教授,並且他還愛上了自己的一位學生,並且他還寫大量的情書給她,並且他還得到了上級領導胡適先生的幫忙。最終,他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愛情,青蛙王子和公主生活在一起。
前段時間被人大書特書的沈從文和高青子的情感交接,令人看了好不厭煩,從原本美滿的婚姻中,挖出一點兩點破綻,是世人的興趣。但即便主人公之間出現過問題,我卻更想從當事雙方本身入手,來看來探討婚姻中的兩性關係。畢竟沈從文最愛的人,是張兆和,他在她最好的年齡愛上了她,進而從這愛中,生出了一些煩惱。
沈從文的小說,大致分,可以分出兩個系列,一個是湘西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極力創造神境,另一個世界,則是都市世界,他對這個世界始終帶有牴觸情緒,他諷刺這個世界,揭露這個世界的虛偽,他一向靦腆而不無驕傲地稱自己是鄉下人。可是,當沈從文走進愛情天地的時候,這個鄉下人的身份,多少又讓他感到自卑吧。追求張兆和,他費了不少力氣,雖然最後革命達成,可是在沈從文和張兆和的關係裡,沈從文應該始終放得比較低。
讀《從文家書》,看到抗戰開始後,他們的那一束飄零書簡,真叫人心焦,總感覺冥冥之中有一個女巫,給公主王子施了法術,阻擋他們的團聚。1937年7月,抗戰的炮火,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戰爭逼著人流轉遷徙,8月12日,沈從文和一批朋友結伴,化裝逃出日本侵略軍佔領下的北平,張兆和帶著兩個孩子留守北平城。
這多少讓我們這些不明就裡的讀者感到迷惑,為什麼他們不一起走,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不就是一起上路的嗎?他們這麼難,上有老下有小,還一身的病痛,也都堅持流亡了。青蛙王子和公主不是說好不離不棄的嗎?對於這個讓人困擾的問題,其實在那個不得不暫時分離的年代,就是沈張夫婦倆爭論的焦點。在目前可見的通訊裡,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敏感溫柔的沈從文內心的絕望,而張兆和女士,則理智、冷靜,很多時候似乎在打太極了。
張兆和為什麼不願意走?1937年9月24日,沈從文走了一個多月,張兆和開始透露自己不走的理由:“我呢,有著鄉下老太婆死守家園的固執,情願把孫兒媳婦一齊打發走了,獨自一個人看家。前兩天整理書信,覺得更不願意走了,我們有許多太美麗太可愛的信件,這時候帶著麻煩,棄之可惜,這還只書信而言,另外還有你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書籍文稿,若我此時空身南下,此後這些東西無人清理,也就只有永遠丟棄了……若此時動身,無論到安徽、湖南,生活即刻就發生困難,我不願意南來累贅你……”看這段話,張兆和給出的不南下的理由大致有三:一是自己的固執,這是主觀原因,書信文稿不方便攜帶和南下生活的苦難,這是兩條客觀原因。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張兆和:理解萬歲(2)
戰爭年代,儲備糧和傍身錢可能是最重要的,真能救命。作為一名家庭主婦,張兆和完全合格。也許是年輕,即便偶爾有情感上的牽絆,她也不似沈從文的情緒那樣陰霾,她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幫助家庭抵禦這場危機上。
蘇州孃家已經返回合肥避難,這讓她放心,她自己也已經儲租了可吃半年的米,她要實行省吃儉用,用餘款還可以過舊曆新年。她開始唸叨沈從文的打腫臉充胖子,錢上大手大腳:“我這三四年來就為你裝胖子裝得夠苦了。你的面子糊好了,我的面子丟掉了,面子丟掉不要緊,反正裡外不討好,大家都難過。所要的錢我已寫信給大姐,她當會如數寄二百給你,這邊所剩無多不能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