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紫氣東來 作者:敏兒不覺

其棋力(效能)高於“深思”數百倍,在與卡斯帕羅夫的挑戰賽中,“深藍”一勝兩和。

(12) 1997年,“更深的藍”開發出了更加高階的“大腦”,4名國際大師參與IBM的挑戰小組,為電腦與卡斯帕羅夫重戰出謀劃策。最後,“更深的藍”以3比2擊敗了卡斯帕羅夫,卡斯帕羅夫要求重賽,但沒有得到回應。

(13) 2001年,一家德國公司開發的國際象棋軟體“更弗裡茨”擊敗了卡斯帕羅夫、阿南德以及克拉姆尼克之外的所有世界前十位棋手。

(14) 2002年10月,“更弗裡茨”與克拉姆尼克在巴林進行“人機大戰”,思考速度為每秒600萬步,雙方以4比4戰平。

(15) 2003年1至2月,由兩位以色列電腦專家研製的“更年少者”與卡斯帕羅夫舉行人機大戰,雙方3比3戰平。

人機大戰的歷史是人類國象的發展史,也是人類計算機發展的縮影。紫光只有研發出更快、更好的計算機才能迎接這次挑戰,前進中改革,發展是硬道理(詳見真經三),經過各方的努力,頂級配置的“紫光之星”誕生了。

曾有一位《真理報》的記者問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他是否有計劃與電腦進行一場新的對抗賽。他說:“我是很想再來一次,但是這種比賽組織起來很不容易,需要全球關注和一臺大型電腦。”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人機大戰所使用的電腦都是“大塊頭”,當年IBM公司的超級計算機“深藍”就重達噸,有冰箱那麼大。試想一臺小小的紫光膝上型電腦能夠經受得起這樣的考驗嗎?能夠完成展示中國資訊產業發展的使命和普及國際象棋的美好初衷麼?

時間退回到2004年4月初,離正式比賽僅僅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那段日子的艱辛,恐怕每一位紫光人都記憶猶新。在AMD公司、華宇電腦、威盛電子、ATI科技、日立環球儲存科技、迎飛凌科技等世界著名硬體公司大力支援下,第一款64位筆記本工程樣機順利誕生了,它彙集了包括AMD Athlon64 3400+ CPU、60G 7200rpm硬碟等一系列在當時絕對世界頂尖的配置。

硬體要素完備了,軟體能否匹配優異也是一大關鍵。軟體配套開發的合作伙伴挑選和軟體測試工作在2004年2月就拉開了帷幕,最終選定的是全球國際象棋對弈軟體水平最高的人工智慧軟體作為合作開發夥伴。此對弈軟體的一大特點是,隨著電腦計算能力的提升,其國際象棋等級分也會不斷提升。因此,在頂級配置的“紫光之星”上,該軟體的表現水平遠遠高於普通的膝上型電腦。紫光研發團隊精益求精,又對軟體進行了相應調整。一位曾經作為卡斯帕羅夫計算機顧問,並參與所有卡氏與“深藍”比賽的國際象棋軟體開發資深專家看到“紫光之星”的配置和所運用的對弈軟體後,對紫光的研發工程師說,僅以國際象棋對弈能力而言,“紫光之星”不亞於當年的“深藍”。

據紫光筆記本負責人賽前介紹,膝上型電腦進行人機大戰是可行的,而且能力是足夠的。卡斯帕羅夫從1985年就開始跟電腦比賽,到1996年一共進行了八次比賽,贏了其中七次。但到後來就開始打平了,1997年打平了,以後的比賽,人的勝數並不具有絕對優勢。這說明電腦技術發展對國際象棋的挑戰越來越具有實戰性,越到了現代,電腦的棋力發展越是比人的棋力發展快。所以很多人擔心膝上型電腦在棋力方面可能比不上“深藍”,其實是大家對電腦技術快速發展還認識不夠。“紫光之星”的確是可以勝任人機大戰,其棋力是夠強的。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國象情緣(5)

經過短暫而周密的籌備,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中國棋院和清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2004年中國首屆國際象棋人機對弈在一片觀望和期待中上演了。

第四節 中國首屆國際象棋人機對弈

作為中國首屆人機大戰,對陣雙方的勢力都不容小覷。

諸宸:男子和女子國際特級大師雙料稱號獲得者

1988年在羅馬尼亞以9勝1和1負獲得了“兒童與和平”國際象棋世界少年賽12歲組女子冠軍,成為了中國國際象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同年進入國家隊深造。此後,諸宸的成績穩步提高,在1992、1994、1996年三獲全國女子個人冠軍。1997年她參加了男子全國錦標賽,出人意料地奪得亞軍,羞煞許多“鬚眉英雄”。1994年再獲亞洲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