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過去,已有“齊王”劉岱、“樂成王”劉陔身死,八王已去其二,如再加上湣王劉寵,數量可就更多了,正可謂起來得快,殞落得更快。
袁術自家知自家事,他擁立淮王劉琮,那只是扯張虎皮當大旗而已,豫、揚二州,萬千將士,均尊他為主,而非淮王劉琮。
其他各處情形,包括自家那位兄長袁紹擁立的“甘陵王”劉忠,徐州陶謙和青州孔融擁立的“琅邪王”劉容,車騎將軍呂布擁立的漢帝弘農王劉辯,其實都是如此,真正既有地位又有實權的,還是自立的那幾位,已然身死的“齊王”劉岱不說,正是“蜀王”劉焉,還有“襄陽王”劉表。
袁術心中被點燃的那個念頭,正是取“淮王”劉琮而代之,自立為王,不,而是登基為帝。
他有這個念頭,由來已久,不過以前,他還只是夜深人靜之際,自嘲地遐想一番,從孫堅那裡得到傳國玉璽後,他的這個念頭,可就是再也揮之不去,不但如此,他還在暗地裡,不住地為此而做著準備。
現在,公孫瓚悍然殺了樂成王劉陔,意義可謂重大,就如同當年劉焉首立為王一樣,開天下先河,引無數懷有野心的人起而仿效。
這一次,天下會否再次掀起一股自立為王甚至是自立為帝的潮流?
袁術的心思飄得很遠,心裡的熱切,竟然如同面對一位千嬌百媚的美人兒一般,灼燒得他口乾舌燥,心頭髮癢。
“主公,主公!”
兩聲叫喚,將他拉回現實來,袁術一臉地木然,盯著信使,見信使正一臉期待地看過來,不由大皺眉頭,他方才竟然絲毫沒聽清楚信使說了些什麼。
長史楊弘不愧是久隨袁術身邊,見此情形,就知道自家這位主公又走神了,忙輕咳一聲,笑答道:“援軍事宜重大,不可倉促而定,來人啊,送貴客下去歇息。”
待信使跟著來人步出議事廳,楊弘躬身對袁術複述一遍方才信使所說,正是公孫瓚邀袁術出兵,共取冀州。
袁術哈哈大笑,右手不住地拍著案桌,彷彿是聽到天底下最為好笑的事一樣,半響後,才指著楊弘,笑得快要踹不過氣來,斷斷續續道:“這個,公孫瓚,還真是,病急,病急亂投醫,哈哈,哈哈哈……”
所謂公孫瓚病急亂投醫,正是求取援軍竟然求到豫州來了。
先不說袁術與袁紹之間的兄弟關係,天底下的人都知道,袁術對自家那位兄長袁紹,可是一直心懷不滿,就是豫州與冀州之間,並不毗鄰,要派出援軍,就需要跨越兗州,或是司隸校尉部所屬的河南尹和河內郡。
退一萬步講,即使公孫瓚能夠說服東郡太守曹操,或是盤踞陳留與潁川的劉備,或是駐重兵於河內郡的車騎將軍呂布,可以任由袁術派出的援軍前往攻擊冀州,問題就在於,袁術為什麼要派出援軍?此舉對他有什麼好處?
光這一個問題,袁術就有足夠理由,拒絕公孫瓚的請求。
長史楊弘和主薄李豐也都陪著哈哈大笑,顯是也對公孫瓚此舉甚覺荒唐可笑。
三人笑畢,主薄李豐揣測道:“主公,公孫瓚也許並非是想真個請主公出兵,也許主公回絕之後,他就會提出次一等的要求,比如……”
就在李豐沉吟之時,長史楊弘搶答道:“比如糧草,出使冀州勸和?”
李豐點點頭,示意楊弘所說,正是他所想。
袁術“嗯”了一聲,沉吟道:“如此看來,只怕多半如此,唉,如若公孫瓚真個有如此請求,施捨一些給他,也就是了。嗯,如今正是春暖花開,擬請淮王一起外出遊獵,你們以為如何?”(未完待續。。)
272 淮王遊獵墜馬亡
袁術說得很輕描淡寫,可是長史楊弘,還有主薄李豐,卻同時身軀一震,低下頭去。
兩人所想正是一模一樣,那就是主公袁術準備對淮王劉琮下手了。
作為袁術的左臂右膀,長史楊弘,主薄李豐,可說是袁術身邊最為倚重的得力助手,無論大事小事,首先都是跟他們兩個商議,然後才開始實施。
而袁術的一些未成形的想法,即便有些並未跟他們兩個商議過,他們兩個也還是能猜知一二。
袁術試圖登基稱帝這事,他們兩個雖然並未得到明示,卻為袁術執行過不少隱秘的準備工作,故而對袁術的心思知之已久,如今阻礙袁術自立的障礙,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袁術擁立的淮王劉琮。有劉琮這位名義上的主子在,袁術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首先在大義名分上,就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