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1 / 4)

小說:晉王呂布傳 作者:竹水冷

數十騎護衛著三輛馬車緩緩停下,呂布大踏步迎上,就在第一輛馬車剛剛掀起車簾時,已站到車門前,伸手扶住蔡邕,笑道:“蔡翁大駕光臨,布不勝榮幸……”

“琰兒呢?”

呂布一愣,忙低聲答道:“妹子就在馬車裡,自河東啟程以來,她一直掛念著蔡翁和夫人。”

蔡邕眼圈一紅,對著呂布點點頭,沒有說出話來,轉頭看過去,正見到數人迎上來,其中只認得西河太守崔鈞,不由訝然:“州平,這是……”

“蔡翁!”

崔鈞踏步上前,躬身一揖到地,恭聲喚道,“使君新到,諸位同僚齊聚晉陽,聽說蔡翁將至,皆喜不自勝,今日見蔡翁安好,小侄心安矣。”

蔡邕再次感動得語帶哽咽,他當然知道,諸郡太守並非是在此專門等候他的,可他們能齊齊出城十里,迎候待罪之身的自己,這份情意,還是實打實的。

有崔鈞在旁,為蔡邕一一引介王澤等人,呂布則扶著蔡邕,面帶微笑,渾然不覺以他如今的身份,這麼做有什麼突兀。

見過眾人,蔡邕抬頭,猛然見到身前數步外,站著一個俏生生的身影,一身淡雅素色深衣,外套一件灰色皮毛大氅,頭上帶著貂皮帽,肌膚白膩,幾可與四周皚皚白雪相媲美,雙目泛紅,就這麼淚眼婆娑地看過來,正是他的寶貝女兒蔡琰。

“琰兒……”

蔡邕輕喚一聲,腳下發軟,邁不動腳,兩行熱淚滾滾而下,無盡的擔憂,無盡的思念,終於融化在飽含溫情的一聲輕喚中。

父女兩就這麼四目相對,各自在那裡無語淚流。

“琰兒……”

這時,蔡邕身後傳來一聲低喚,一陣香風越過蔡邕和呂布,撲向蔡琰,正是蔡邕的夫人。

她雖不是蔡琰生母,可蔡琰就是她撫育長大的,母女倆感情一直甚好,此刻母女倆抱頭痛哭,令眾人跟著心酸。

呂布扶持著蔡邕走近幾步,勸慰道:“蔡翁,伯母,妹子,這個,野外風大,蔡翁伯母又是遠途而來,車馬勞頓,時辰也不早,還是先上馬車,邊趕路,邊敘舊吧。”

一語驚醒夢中人,蔡琰低低驚呼一聲,瞥了呂布一眼,微微屈膝行了一禮,即扶著母親,登上她和蔡茜所乘馬車。

兩支隊伍合併一處,啟程往太原行去,呂布可沒有乘坐馬車的習慣,翻身上馬,陪在蔡邕馬車旁。

行出百來步,呂布隔著車簾,朝蔡邕問道:“崔西河(ps:即崔鈞,字州平)似是蔡翁舊識?”

“州平乃是老朽好友崔太尉之子,其從叔子真先生,乃當世大儒,所著《東觀漢記》,老朽昔在蘭臺時,就多曾誦讀。”

蔡邕的聲音隔著車簾穿出來,帶點沉悶和沙啞,呂布很是有些鬱悶地撓頭,喃喃問道:“崔太尉?子真先生?”

還好,對呂布這般白痴般的問題,蔡邕心情大暢下,還是耐心地作答。

“崔太尉名烈,自威考,董。。。公入洛陽時,就是已賦閒在家的崔太尉護送帝和弘農王出北邙山,子真先生名寔,才情卓絕,忠孝著世,當年名滿天下時,老朽還慕名拜訪過。”

“崔烈,崔寔……”

呂布還是一頭霧水,低聲唸叨著這兩個名字,同時在搜腸刮肚地檢閱記得的【後漢書】,可是他們所處的年代離呂布最感興趣的漢末三國時期相距甚遠,最後還是一無所獲。

不過崔氏乃是世家大姓,這一點,呂布還是很清楚的,崔氏真正的輝煌,是在魏晉南北朝後的唐朝,在五姓七望中,崔氏乃是公認的“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不過呂布不太清楚,記得的崔氏望族,與眼前的崔鈞,還有蔡邕口中的崔烈、崔寔,有什麼關係,可他此時也無法向蔡邕求證,只得將這個疑問存在心中。

但既然崔鈞之父曾官至太尉,叔父又是天下名士,想必崔家後輩還是有些人才的,呂布也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崔鈞薦舉些人才才行。

除他之外,還有王澤和郭蘊。

王澤正是晉陽王家的嫡系,兄長王柔,曾任護匈奴中郎將,司徒王允就是透過他試圖招攬白波賊首郭太的。郭蘊則是界休郭家的嫡系子孫,叔父郭林宗,可是連呂布都時不時地聽眾人以萬分崇敬的口氣提起過。

透過他們兩個,就可以從晉陽王家和界休郭家招攬些人才來。

主意打定,呂布也是心裡一鬆,隨著戰馬慢步搖晃著,突然之間,他全身一僵,雙眼發直,喃喃唸叨著:“州平,崔州平,崔州平,原來是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