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長期通貨膨脹階段的一些收益,在
1931—1935 年間喪失了。到 1936 年,農產品價格和商品作物產量都在恢復,
但不久日本人在 1937 年的入侵和全面戰爭引出了新的問題。
首先是直到 1931 年有利的價格上升,接著在 1931—1936 年價格急劇下
降了幾乎 25%,這使許多農戶受到影響,受影響的程度則視農業的商業化和
捲入市場交易的程度而定。珀金斯曾估計,在 20 年代和 30 年代,農產品的
20—30%在當地出售,另外 10%運到城市地區,3%出口。同 1910 年以前比
較,後兩類分別增長 5—7%和 1—2%。章有義編的定性資料資料也證實了
20 世紀商業化的增強,儘管他的初衷是為了說明本國和外國帝國主義商人的
① 李文治和章有義編:《農業史》,3,第 476—480、622—641 頁。
② 同上書,3,第 480—485 頁。
③ 《農情報告》,7。4(1939 年 4 月),第 49—50 頁,見李文治編:《農業史》,3,第 708—710 頁。
活動給中國農民帶來有害後果。①但是,在比較商業化的長江流域各省以外的
地區,除了有商業頭腦的富農,大多數農民跟市場仍然只有最低限度的聯絡。
如果我們記得商品作物(絕大部分在市場上出售)在 30 年代佔農產品的 17
%,那麼珀金斯對商業化程度的估計就包含有這樣的意思,即糧食作物產量
的 1/4 弱是農民賣的,並大多是在地方集市上賣的,不大受國際價格趨勢的
影響。甚至在湖南主要的稻米市場和中國最大的市場之一的長沙,30 年代的
價格波動主要只同本省的收成和地方政治形勢有關。對農業社會的大多數人
來說,全國物價平均下降 25%意味著實際收入的下降比這少得多,可能只有
5%。就是說,蕭條的影響——和其他價格變化,上升或下降——對中國的內
地省份來說,也許還比不上不可避免的氣候波動造成的災難。
中國的農業養活中國的人民,甚至在最低限度的消費水平之上產生一個
小小的“盈餘”。總的說來,按照最終用途,食物消費相當於國內支出的 60
%,而個人總消費佔 90%以上,留下幾乎無足輕重的數目用於公共服務、政
府消費和投資。①正如表 12 所列人均農業產值 38—39 元所表明的,這明顯地
依舊是一種“貧窮的”經濟,人口的大多數只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
20 年代和 30 年代中國糧食的畝產量用國際標準衡量決不算低。例如,稻米
略高於明治時期的日本——雖然比 30 年代的日本低 30%——是印度和泰國
的兩倍或三倍。小麥產量同美國差不多。不過,一個農民工作一年的平均產
量在 20 年代的中國只有 1400 公斤;美國可以比較的數字是 20000 公斤——
高出 14 倍。②中國貧窮的根本原因是:4/5 的勞動力從事農業,而這一產業
技術和組織上的特點是:每一個勞動者的增值明顯地低於發達的經濟和中國
經濟的現代部門。
克服中國經濟“落後”的主要障礙,也許是私營部分或北京政府和南京
政府未能集中和分配資金、資源和技術——這是重要的和繼續不斷的新投資
所需要的。1949 年以前,中國本土的年投資總額大概從未超過國民收入的 5
%。由於政治領導軟弱、中國的繼續分裂和戰爭與內戰的迫切需要,農業部
門沒有能力滿足城市對食物和原材料需求的任何大的提高,或增加出口以換
取工廠和機器等主要的新進口貨物。這對結構改變的緩慢起了一份作用。剩
下的一個辦法是對緩慢增長的農業部門實行“強制儲蓄”,但這對軟弱的國
民政府來說是行不通的。
對中國在 1949 年之前未能工業化,特別是農業沒有達到重大的增長,無
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