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調整好心態,蘭帕德對著瓦爾迪豎起了大拇指,表示這球傳得漂亮,只不過自己浪費了這次機會。
瓦爾迪倒是沒有太在意,無非是浪費了一次機會,完全沒什麼大不了的,難道還能因為這麼一點罪過就槍斃他?
時間有的是,英格蘭隨時都可能有機會破門。
這一波突如其來的**,讓球迷們很是興奮,就算是中立球迷,也因為精彩的場面而激動,這就是足球的魅力。
“剛開場就差點進球,英德大戰果然夠激烈!”
“瓦爾迪把球往隊短身上砸,強行配合,這簡直就是欺負人啊,我要是拉姆,我絕逼是忍不了的!”
“忍不了又怎麼樣,瓦爾迪沒拿拉姆逗逼就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強行做個配合算啥?”
“幸好不是男人找女人強行配合!”
。。。。。。
德國被英格蘭這一波快速突襲打得也有點發懵,即使在一定程度上他們限制了瓦爾迪,但英格蘭還是給他們的球門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這讓他們有點接受不了。
看似防住了瓦爾迪的突破,可瓦爾迪還是能用傳球來製造機會,而且看上去,瓦爾迪並不是不能突破,而是不願意和他們糾纏,這絕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別看勒夫防守戰術很明確,可能不能防守住瓦爾迪,勒夫心裡其實也沒底。
也幸好勒夫沒有采用高位逼搶,就好像前世德國在決賽中對付西班牙那樣,否則瓦爾迪這可能直接把德國打崩潰。
前世的歐洲盃決賽上,為了應對西班牙打成的傳控型打法,勒夫就採用高位逼搶戰術,中場和前鋒根本不會自己半場,直接在前場展開頑強的逼搶,就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打亂西班牙的進攻節奏,同時也製造出更多的快攻機會。
可高位逼搶很多時候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可能刺傷敵人,也有可能刺傷自己。
因為高位逼搶,後衛線也必須提前,不可能和中場拉開太大的空當,所以,後衛線和門將之間的距離就不可避免的拉大了。
而如此一來,只要對手頻頻打身後,就能把他們打得欲仙欲死。
西班牙很明白德國的弱點在哪裡,認準了一點就撒手,專門打德國身後。
德國兩名中衛默特薩克和梅策爾德都是高中衛,轉身慢,一旦被打身後,根本沒有辦法限制對手的前鋒,就算拉姆能利用自身的靈活補位,卻也不能不保證每次都成功。
託雷斯的決賽進球就是這麼打進去的,西班牙一腳直塞打身後,拉姆原本還想卡位,但卻被託雷斯超強的爆發力所超越,然後西班牙就進球了。
當然,事情有時候並不能這麼簡單的分析。
一方面託雷斯當時正處於職業生涯的最巔峰,爆發力極其出色,而拉姆雖然是頂級邊後衛,但他是用頭腦踢球的那種,即使靈活,但輪瞬間爆發力,還真不是託雷斯的對手。
另一方面,拉姆本身也出現了一定的失誤,如果第一時間解圍,恐怕託雷斯也沒有機會完成爆發超越。
可無論原因如何,結果就是結果,西班牙利用德國高位逼搶的弱點打身後,拿到了歐洲盃的冠軍。
第645章 進去吧
相比開場就毫無試探直接突襲的英格蘭,顯然德國要謹慎了許多,至少在他們的進攻中,並不敢直接大軍壓上,而是不停的在中後場試探。
這符合雙方目前的態勢對比,相比於強勢的英格蘭,德國保守一些是正確的選擇。
勒夫雖然是技術足球和攻勢足球的擁護者,但這並不代表著他為了技術足球和攻勢足球就能什麼都不管不顧,尤其是在世界大賽中,在沒有絕對實力的時候,沒有人會那麼瘋狂。
難道勒夫就不想拿小組第一?
如果德國真輸給了英格蘭,雖然也能從小組中出現,但卻又很大的可能性要在1/4決賽中面對a組第一的葡萄牙,這可絕不會是一場輕鬆的戰役,連續幾屆大賽葡萄牙取得的成績其實都不比德國差,絕對是頂尖的勁旅。
在這種先決條件下,勒夫還是會以取勝為主,至少也不能輸球。
相比之下,英格蘭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了,海因克斯很清楚德國足球目前的特點。
英格蘭球員技術相對粗糙,可德國球員技術也不細膩,英格蘭可沒有那麼多大的劣勢。
如此一來,英格蘭就不需要面對對手頂尖的控制力,哪怕先丟球,都有機會扳回來拿下比賽。
開場十分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