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法獲得的。所幸,說服力不像藝術,它是能透過學習得到提高的。即使是自認為不具說服力的人,或是認為連哄小孩玩玩具都不會的人,也能透過學習心理學知識、運用有效技巧來增加說服力。
不管您是經理、律師或保健工作者,又或是決策人、餐館侍應生、銷售人員、老師或其它行業的職員,本書都能幫助您成為說服力大師。我們將一起探討說服方法,這些方法是以《影響力》(該書已於2006年由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並迅速登上全國經管類暢銷書排行榜。)一書為基石的,該書的作者也是本書作者之一的羅伯特?西奧迪尼。
本書中的說服方法主要圍繞六個說服力原則:互惠原則(即以恩報恩)、權威原則(做決定時尋求專家幫助)、承諾/一致性原則(即言行一致或行為與價值觀相符)、稀缺原則(即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喜歡原則(我們會對喜歡的人表示贊同)和從眾原則(即跟隨他人做法)。
我們將為您解釋這些原則的內含,它們怎樣從細處運作,當然本書的討論並不侷限於以上問題。儘管多數的說服方法都會運用到上述原則,但還是有不少方法是利用其它心理因素的,我們稍後會為您一一講解。
此外,本書還講解了說服技巧在不同場合中的運用,不僅僅包括辦公室,也滲透到您的個人生活中,如與父母、鄰居及朋友的相處。我們給您的建議是切實可行的,同時也符合道德標準並簡便易學,無須付出過多努力或花費。
最後,我們要向漢尼?楊曼(Henny Youngman)表達歉意,我們絕對相信在閱讀完本書後,您裝滿各種說服技巧的工具箱,想來是難以關上了。
怎樣透過為觀眾製造不便來提高說服力?
如今,電視購物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種電影片道。科林?斯若特是這行裡最炙手可熱的節目策劃,除了擔任美國幾大知名電視購物節目的編劇外,她的近作還打破了家庭購物頻道近二十年來保持的銷售記錄。
在節目中,斯若特運用的是最為常見的電視購物營銷手段,如浮華的廣告詞、狂熱的聽眾以及名人的認可。但最近,她透過改變電視購物中的電話用語,使購買產品的客戶量大幅上升。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改變讓潛在客戶認為將要購買的產品是非常熱銷的。
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改變呢?它們又是怎樣讓銷售量大幅增長的呢?
答案非常簡單,斯若特將購物專線的電話用語由“接線員正在等待您的來電,歡迎立刻撥打”改為“接線員正在忙線中,請稍後再撥”。
表面上看,這樣的更改未免太過傻氣了,沒準它會讓顧客擔心自己在反覆重撥上浪費大把時間。其實,有這樣的懷疑是因為我們忽略了人們的從眾心理。
簡單說,當人們對一件事抱不確定態度時,他們傾向於觀察周圍人的做法,以指導自己的行為。斯若特的案例中,試想當聽到“接線生正在等待您的來電”時,您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意象:那麼多清閒的接線生守著電話,或懶洋洋的挫著指甲,或修剪優惠卷。這幅畫面傳遞給人們的是產品需求低迷和銷售業績不佳的資訊。
現在再想想當您聽到“接線員正在忙線中,請稍後再撥”時,對產品銷售情況會有怎樣的推想:腦海裡出現的接線員不再是百無聊賴,而是忙於接聽一個又一個的購物電話,不得空暇。在修改過的電話用語影響下,顧客受其它匿名顧客行為暗示並進行購買。他們會想“如果電話線忙,肯定是其他同樣收看節目的人也在打電話購買產品。”
心理學中還有很多案例能證明從眾心理對行為的影響。其中一個案例是這樣的:研究人員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和同事及一名助手在紐約大街上駐足仰望天空,該姿勢足足保持了60秒。其間,大多數行人都匆匆從身旁經過,並未對他們的行為產生好奇。後來研究人員把仰望天空的人數增加了四名以上。這時,主動停下來和他們一起抬頭看天的行人數翻了四倍。
毋庸質疑,他人的行為是決定社會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但要指出的是,通常詢問研究物件是否受他人行為影響時,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這點,社會心理學家瞭解得更為清楚。人們對什麼因素會影響自己知之甚少。
也許這就是為何在用卡片提醒客人時,設計人員忽略了從眾心理的運用的原因。他們問自己:“什麼會促使我這麼做?”考慮這個問題時,他們忽視了他人行為對自己的影響。
結果,注意力全放在環保的宣傳點上。從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