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即便是繡球給他,他能下去嗎?
兩人氣定神閒便從鐵桿上跳下,王慈慢慢往秦子冉方向逼進,考慮是該直接將這書生掀下去,還是給沈默雲個面子……
可王慈沒想到,他到底是多慮了!
因為他隨即便發現,自己連咋舌都來不及!
原來,這秦子冉的底氣在這裡!
只見那書生竟然抱了繡球,直接便衝著兩人邪邪一笑,隨後便拉著腰間的藤條滑了下去!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藤條除了起保護,最關鍵的作用在這裡!這是秦子冉伺機得寶後,得以全身而退的依仗!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七八三章 反覆
事實此時此刻,除了假山上的兩人,下邊觀賽的眾人又何嘗不是驚歎不已!
真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誰能料到一場比試竟還有如此轉折。
郭嘉興奮地連叫了三個好,隨後拉著沈默雲跳了又跳,摩拳擦掌轉了兩圈,又開始祈禱秦子冉能夠平安落地。
這會兒不少人都開始明白,從一開始便招人恥笑的秦子冉實際早就有了他自己高瞻遠矚,萬事俱備的一套方案。
他一開始久久不動作,既是觀察和尋找了最有利於他攀爬和逃離,最有利於他表現自我的路線,更重要的是他這等同於示弱的行為一下子便叫眾“雄獅”與觀眾均輕視於他,自然而然從心底便忽視了他的威脅和存在。
而他在巖壁上走畫,也既是博得觀眾們的好感,又再次打消了場中正爭鬥的眾獅對他的最後一絲顧慮,只認為他這文人早就認了慫,只乖乖想以文采博眾人歡欣,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隨後他便乖乖一直沒冒頭,不是他邁不上那最後幾步,而是他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時機,做著最後的準備!
此刻,兩獅相鬥,倒叫他坐收漁翁之利!
然而所有人都未曾想到,他們的驚訝還未結束。
秦子冉早已經做了許多的準備,包括那藤條,他早已經打了一個靈巧的繩結,隨後一點點捲成圈掛在了肩上。
那藤條完全已成了他上升下降,極為聽話自如的工具。
秦子冉在依靠藤蔓往下滑的同時,依舊是用的原路。
卻見他在下滑了一尺後,便停在了他之前一直等待之處。
原來他前邊在此的停留,早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
他早已拍了一個結結實實,帶有尖頭,被一根小藤條穿過的水滴形雪球,安置在了這處的假山岩壁中。此時,便見他抄起這雪球拿那藤條將其緊緊繞到了手中的繡球上!
眼見王慈的手便要勾到他人時,便見他將那繡球推在了身前,一直頂到了巖壁上,隨後便開始一滑而下!
秦子冉選的這條道極為陡峭。巖頂上的王慈兩人對視一眼,他們身著這獅身裝根本施展不開,很難在巖壁上尋到著力點,何況這麼個高度,他們即便有本事飛簷走壁,也來不及追上那秦子冉垂直落下的速度啊!
兩人也是無奈,只能盡力開始下巖……
可此時,早已無人關心王慈兩人。
所有人都被巖壁上的種種所吸引了!
因為整個巖壁的梅花印已經被一道鏗鏘有力的“梅枝”串聯了起來!
所有人都屏聲斂氣,以為自己的眼睛看錯了!
正是秦子冉的滑落之處便在巖壁上留下了一道頗有風骨的梅枝!
這自然是來自於他胸前雪球的融化之水!
隨著水滴狀的雪球在巖壁的消磨,隨著那漸漸下滑的深度,正好上細下粗,越往下走,那梅枝越是粗壯有力。
那梅枝整個都是渾然天成,一氣呵成!
眼看秦子冉就要落地,這可不是就是一枝墨梅破石而出,穿巖而過的絕妙水墨畫嗎?
場上頓時叫好聲和鼓掌聲四起,眾人紛紛誇讚這是他們見過最有新意,最有風骨,最大氣磅礴的一副頌梅畫。
不得不說,秦子冉太聰明瞭!
他沒有功夫,從巖壁上想要安全滑落除了他自制的環扣到底還不夠牢靠。可此時他胸前抱了繡球。
那雪球加繡球從巖壁磨礪而過,卻是最大程度地支撐住了他的身體,又加大了摩擦力,充分給予了著力點,此外還能防止他的胸口和頭部因為急速下滑而觸碰上巖壁,可謂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