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身,再壓不住胸口如石塊壓著般的沉悶,一連吐出了好幾口熱血……
而因著孫舉人,那日與林雅茹交談回府後的沈默雲心中異常憋悶。
她找來了崔奕橫,將她兩人的談話原原本本說了。
崔奕橫喝了一整壺的酒,心裡也不是很好過。
賢妃的話中只一點是他兩人都認可的,便是那孫舉子因他二人的無意之舉受了牽連。
孫舉子心思細膩,自然知曉林雅茹是太后相中的,若不是當時沈默雲將她的名頭佔了,將入宮之事板上釘釘,他又怎會膽大包天與林雅茹真愛一場呢?
而當時讓沈默雲假意先拿下玉珏做護身符的主意是崔奕橫所出,此刻這事他自然也要負大責。
當日孫向全見義勇為,崔奕橫便順手幫了他一把,暗地裡將他的英雄事蹟擴大了好多倍散播出去。而後又有意無意為他指點了一二,其實依著當日孫向全的能力,加上他得到的那些引薦,推舉和讚譽,他取個進士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從雲端落到泥裡,這更是令其恨上加恨了吧?
上元前後,崔奕橫也是忙得不可開交。那時他正準備北上,所以孫向全那事他也半點不曾注意。
沒想到這事最終成了個火種,差點就引發了一場後果不堪設想的大火。
崔奕橫與沈默雲商量後,當即便找了手下幾個得力的跑了趟湖北。
他寫了一封開解和鼓舞人心的親筆信,又捎去了一些銀兩。怕傷其自尊,他信中表示這銀子是弔唁以及資助其參加三年後下一場春闈所用。
他又封了幾筆銀子,囑咐隨從帶去給他的左鄰右里,望他們往日能多照應其一二。就連當地的縣官那處,他也託人找了有名的鄉紳去打了個招呼……只願在美好環境下,他能早些放下仇恨,重獲新生。
接下來幾日,沈默雲得了聖上的指令,一連多日都在外城派米。
可她這次的聲勢也越發浩大了起來。
……
第一一一章 遺忘
一聽郡主領命派米,順天府和兵馬司不約而同派出了一支隊伍來協助。
面上說是為了保護郡主的人身和米糧安全,維持派米現場秩序,可沈默雲很清楚,這是兩大部門都在跟她主動示好表示感激。
他們很感念她被暗殺後沒有落井下石,不曾追究兵馬司和官兵的責任。
整個事端他們不但未受追責,還毫髮未損,這份功勞,他們自然而然算到了郡主頭上。
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外城一字排開,風光熱鬧非凡。
而先前跟著沈默雲派米的幾大家族都沾到了光,早就羨煞了不少人。這次再不需人發動,京中的世家大族富戶也都主動在外城一道搭起了棚子參與進來。
皇帝竟也湊熱鬧,他大手一揮,竟命了崔奕橫協助派米。
這樣一來,倒不像是沈默雲兩人在為朝廷做事,反像是郎才女貌的一對璧人在行善事。
他二人自然明白這是皇帝的一片心意。
皇帝一是送來了百姓的祝福,二是讓這佳話在百姓中散播出去,讓崔鄭兩家趕緊認命,歇了那些亂七八糟的念頭,三來轉移了因為黑衣人劫殺事件而引起的不好影響,最後這更是將崔奕橫被毀的聲譽挽回了一些……
果然一時間,對雲陽郡主和崔世子的讚譽聲四起,京中內外很快便恢復了一派安定祥和之氣。
而沈默雲這幾日一直都在想了又想,除了林雅茹與孫向全,周圍究竟是否還有被她誤傷之人。結果被誤傷的沒想到,卻是想起了兩位差點被她遺忘之人沈琴夫婦。
那日他二人投靠了王慈,想要進入沈府趁火打劫,而後沈默雲跟著王慈退守怡蓉院庫房,將沈琴兩人留在了已被禁軍包圍的沈府。
當時沈琴苦苦哀求沈默雲帶她一起離開,甚至還丟擲言論說她還有一個秘密,一個關於秦嵐的秘密。
王慈不曾帶他們一起離開,他二人便落在了禁軍手中。由於他們投敵又搜刮搶劫的行為證據確鑿,他二人當日便被扔進了順天府大牢等候發落。
沈默雲從王慈手中逃脫後,就如何處置沈琴這一點,皇帝問過她的意思,當時她說了句,先關著吧。
後來她一忘,沈琴兩人便到此刻還被關在了順天府的大牢裡。
沈默雲想了想,決定去一趟順天府牢房。
對沈琴兩人,府衙還是給了個面子,將他們關在了一個單獨的牢房裡,並未將他們下到魚龍混雜,男女分開的一般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