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夢想金山 作者:左思右想

首先,金山有讓程式設計師成功的傳統,我們未來可以在金山成功;其次,金山有錢,可以支援我們幹想幹的專案;第三,金山有很好的知名度,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隨後,很多寫程式的高手都被雷軍請到了金山。

1992年8月15日 1992年8月15日,由雷軍牽頭的金山北京開發部成立,主要負責WPS漢卡的技術支援,並籌劃做金山未來3年到5年的產品。

〃求伯君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1992年雷軍在招聘廣告中如是說。利用自己在軟體圈子的人脈資源,雷軍迅速組織了10多名頂尖程式高手加入金山。

招人容易留人難。在管理北京開發部期間,讓雷軍感覺最得意的事情是他招來的程式高手三年之內沒有一個離開。〃在金山這個環境裡,組織一支隊伍,患難與共工作三年,雖然後來很多人都離開了,但他們有的人在提到金山或金山產品的時候,還在使用〃我們金山〃。多年以後,還有這麼強的歸屬感,把我激動得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北京金山的發展歷程,就是雷軍從一個程式設計師向一個高層管理者逐步蛻變的過程。有人曾經這樣描述這種轉變:〃當雷軍在1988年寫下第一行程式的時候,他絕對不可能想到最終自己要以軟體管理者而不是程式留名中國IT史,當年的雷軍太想成為一名知名程式設計師了。求伯君很相信雷軍,儘管在來金山之前,雷軍沒有做過管理,但求伯君相信〃凡事都有第一次〃。〃

從1992年出任北京金山開發部經理之時起,雷軍的管理生涯就開始了:1993年出任珠海金山的常務副總,1994年出任北京金山軟體有限公司總經理,那時雷軍二十四五歲;1998年聯想注資後出任金山總經理,負責整個公司的管理、研發、產品銷售及市場戰略規劃,這一年雷軍29歲;2000年底公司股份制改組後,出任北京金山軟體有限公司總裁,這一年雷軍31歲;2007年出任金山軟體副董事長,這一年雷軍38歲。

從1992年加盟金山,到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在金山15年如一日。無論企業怎樣變化,無論管理風格怎樣成熟,但有一點始終未變,那就是雷軍身上洋溢的青春與激情。很多人都會問雷軍,為何能夠這麼多年保持旺盛的鬥志和向前衝的激情,雷軍說:〃讓金山軟體執行在每一臺電腦上的想法是在大學時形成的。開始時只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後來逐漸明確為理想。一個人能夠消費的財富是有限的,唯有理想才是保持後勁和激情的動力。缺乏方向的生活會讓人覺得很鬱悶,而理想不但讓人充實,也會使人在奮鬥過程中不受慾望的干擾,在眾多的誘惑面前不至於迷失方向。〃這種解釋看上去似乎很〃冠冕堂皇〃,但的確是雷軍在潛意識裡奮鬥動力的源泉。

。▲虹▲QIAO書吧▲

第24節:陽光燦爛的日子(1988~1996)(17)

雷軍很喜歡馬丁·路德·金的一句名言〃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並視為座右銘。他有時候會有些書生氣息,也會做一些理想主義的事,比如斥資數千萬投資WPS,儘管這不是一個精明的商業決定,但卻為民族軟體保留了尊嚴,並提供了反擊的機會。在這個逐利的商業時代,在這個盜版叢生的軟體領域,理想主義是必須的。

對於雷軍而言,在金山的日子可以看做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15年風雨兼程,雷軍既理想又務實,他像一個自信而有號召力的三軍統帥,運籌帷幄,排兵佈陣,在傳統軟體的網際網路轉型與國際化拓展中攻城略地……雷軍漂亮地完成了從程式設計師到企業高層管理者,再到企業合夥人的華麗轉身。

如果說是求伯君把WPS帶入程式設計師的時代,那麼雷軍則把金山帶入了商業時代。

完美主義者的程式人生 雷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這和他的程式設計師經歷有關……任何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一定是一個完美主義者。1999年加盟金山、現任金山軟體副總裁兼軟體事業部總經理的葛珂說:〃雷軍身上有很多很鮮明的個性,比如非常追求完美、自律性很強等。他以前寫程式,有時候程式碼太亂,他自己都覺得很彆扭,就跟買的新衣服上面有髒東西一樣。而追求完美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需要對細節極端關注,才能最終達到完美的程度,這就要求你的自律能力很強。雷軍喜歡滑雪,一到雪季,週日會去郊區雪場。他剛學滑雪就到法國阿爾卑斯山,他滑雪是在挑戰自己,做什麼都要做最好,他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

2001年3月,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