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防禦力,所以除了一些捨棄不得的大中城市,人們乾脆放棄了那些破壞嚴重的地方進行重新建設。
人類的聰明才智在建築結構方面有了極大突破,各種新型建築層出不窮,不過這些建築倒是都有一個統一特點,那就是上面建了多高,地下就有多深,只要有核武器在的一天,人們對它的恐懼就不會消除。
監獄裡的人們也都動了起來,雖然這裡很好,不過因為故土難離和不靠海的地理位置,村裡人決定還是回原來的地方進行建設,葉建國的機場沒有受到什麼破壞,學員們依然渴望翱翔藍天的感覺,所以這些最初一起來到監獄的人又要準備集體搬遷了。
監獄裡後來加入進來的倖存者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進來的人,人數達到了5000多,這些人來自天南海北,其中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返鄉,也有一部分人本來的家園都被毀了,而且天氣變化以後也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就選擇了留下來繼續追隨葉建國。
安穩了幾個月之後,監獄基地的人們又忙碌起來,每天早晨都要分出一部分人透過傳送陣到蘇錦華的老家去,他們選擇在原村址之上進行建設,距離葉建國的機場5公里,距離新海岸線也是五公里。
他們的新聚居地比原來的監獄基地大一倍還多,採用的材料全是拆光了舊縣城之後找到的舊材料,雖然牆面看起來不太好看,不過很結實,建築結構也很美觀,完全可以彌補這個缺陷。在經歷過大災大難之後,倖存的人們對於地球母親畏懼了很多,不敢再像原來那樣肆無忌憚的橫徵暴斂了。
新建的住宅樓一樓不住人,屬於碉堡式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