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3 / 4)

小說:清朝求生記 作者:匆匆

熙和乾隆都要輕,但能勸著點兒也是好的,所以她看著四阿哥說道,“如果讀書人均不敢開口,不敢寫文,怕也是與朝廷無益的。” “也不至於這麼嚴重,”四阿哥是沒聽進去,“不過是一個案子,哪裡會有那麼大的影響?” “爺,可不是這麼說,”雲錦很嚴肅的說道,“今兒個是因為用了前明的年號而被治罪,明兒個就保不齊因為用了前明的詩句而受審,如此發展下去,備不住說個‘明’字就是錯呢,那就不光是讀書人不敢寫文的問題了,可能連百姓都不敢開口說話了。” “哪裡就有這麼嚴重了?”十三阿哥倒是先笑了起來,“雲錦就是會危言聳聽。” “十三爺,要是任由事態發展下去,這都是保不齊的事兒。 ”雲錦很認真的說道,“而且不光是‘明’字,怕是‘日月’也不能說,他們加一起就是‘明’啊,凡是有影射明朝之嫌的都不能說,最後就只好什麼都不說了。” “行了,不要隨意瞎編排,”四阿哥瞪了雲錦一眼,“皇阿瑪不會讓事態發展到那樣的。” “總是要防患於未然啊,”雲錦還是不死心,“爺,就真沒辦法勸勸皇上了嗎?如果罰得太狠,怕是會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啊,那樣豈不是對我朝更不利嗎?” “雲錦雖然想得離譜了些,”十三阿哥看著四阿哥說道,“但總算也是為朝廷考慮,說的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其實我們不也是覺得這樣辦有些不妥嗎?” “現在你我如何想並不重要,關鍵是皇阿瑪怎麼想?”四阿哥平靜的說道,“現在他老人家主意已定,這時候去勸,不只是勸的人遭殃,還會帶累戴名世那些人被重判的。” “如果會連累到爺,那還是算了,”雲錦承認自己比較自私,如果在不連累自己的情況下,救人沒問題,可是要把自己賠進去的話,那還是再說吧,現在自己也有兒子了,總不能讓他父親為了幫人而受到牽連吧,何況那個人跟自己還非親非故的,“雲錦只是覺得他一家人有些可憐而已,可是不管怎麼說,爺的安危是最重要的,雲錦早就說過了,要救人,得先保護好自己。” “其實照我想,皇阿瑪也許並不會太過重判,至少不會牽連太廣,”四阿哥看了看雲錦,語氣放緩和了些,“也許開始會做出個重判的樣子,給那些人不安分的人看看,但最後還是很有可能法外開恩的。” “希望真的如爺所說。”雲錦姑妄聽之。 事實證明,四阿哥還真是對康熙有所瞭解的,這件事的走向也真的就是象他所分析的一般,先是轟轟烈烈的抓人審查,經過三個多月的合議,刑部判戴名世立即凌遲,方孝標所著《紀聞》內也有大逆等語,應其屍骸,二人之祖父子孫兄弟及伯叔父兄之子年十六以上者俱擬立斬,十五以下者及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給功臣家為奴。方氏族人擬發往烏喇、寧古塔。汪、方苞為戴名世書作序,俱應立斬。 而康熙對此判決卻並沒有馬上表態,而是又拖了三個月,才讓九卿議奏,著刑部等衙門再議此案,最後《南山集》案處理結果是:戴名世立斬,其家人從寬免治罪。方孝標之子方登峰等免死,並其妻子充黑龍江,受牽連的汪|:、方苞等免予治罪,入旗。 雖然戴名世終究還是難免一死,但以“叛逆”之名,判成這樣,已經是從輕的多了,當然這是後話了,這個案子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影響到元壽進宮的時間,後來就不是他所影響的了,而是因為江南那邊又出了事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二百一十九章 秀才們的雅趣

南那邊出的事兒可不象福建那邊的農民起事那樣,武力鎮壓的,因為這次鬧事的都是秀才中的佼佼者,弄個不好是要動搖國本的。當然這些秀才們也不是為了戴名世那個《南山集》的事兒在鬧,他的事兒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定論呢,而且戴名世雖然在士林中有很高的威望,但還不至於在江南引起這麼大的反響,至少是不會鬧得這麼熱鬧。 江南這邊發的是科場案。科場,按字面的意思就是指科舉考試的場所,也可以引申為科舉考試。說起中國的科舉考試,那可是歷史悠久了,它從隋煬帝時期就開始了,目的就是為朝廷從民間提拔人材,是讀書人進官階的主要途徑,由於它是採用的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制度來說,科舉考試無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就是今天的考試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算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中國實行的科舉制度,不僅讓東亞的一些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越南紛紛效仿,甚至在也得到了歐洲人士的推崇,經過傳教士在遊記中的介紹,在十八世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