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擦你的口水吧,咋沒見過咱主廚穿裙子?主廚上雜誌封面的時候就穿的裙子。”
“那是上雜誌,又不是見到真人,咱們真走運,能跟著宋主廚幹。”
“可不是,小聲嗶嗶,宋主廚手藝比詹師傅、李師傅他們好多了,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對啊對啊,宋主廚從來不藏私,請教她任何問題都耐心指導,不像詹師傅就會用大勺敲腦殼。”
......
喬葉雲是唯一一個沒加入討論的幫廚。
他低頭清洗食材,聽著他們對宋星慈的評價,唇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
宋主廚的名字,他也只敢在心裡輕輕喚一聲星慈。
宋星慈太好了,美好得如此不真實。
喬葉雲甚至無法想象,什麼樣的人才能配得上她?
--
例會結束,大師傅們尾隨宋星慈回到後廚。
“李師傅,我上午冰的綠豆沙百合馬蹄爽拿出來給大家當點心吧。”宋星慈單手撐在流裡臺,一手開啟外賣app,“最近大家夥兒忙開業都辛苦了,簋街的麻小和香辣蟹吃哪個?”
一屋子,好幾個吃壯飯的小夥子,眼巴巴盯著幾個大師傅不敢吱聲。
“也是,小孩子才做選擇?那我就都點了,再來個皮帶面,最後拌蝦湯吃。”宋星慈知道幾個師傅節儉慣了,不好意思開口,乾脆替他們做了決定。
結果可想而知,皆大歡喜。
活了兩輩子,她知道最能論籠絡人心的小技巧——就是以真心相待。
等外賣的功夫,宋星慈囑咐大家:“先喝點綠豆沙墊墊胃,一會兒麻小太辣,容易胃不舒服。”
白淨的瓷碗壁上掛著細細密密的水珠,碗裡盛著冰爽細膩的綠豆沙,點綴著白胖的百合和馬蹄粒。
一碗綠豆沙看起來平平無奇,似乎和姥姥在夏天煮得沒太大區別。
綠豆熬煮過後去皮,放的是古早味的黃片糖,為了提味,宋星慈把泡軟的陳皮掛去內膜,切成細絲,和綠豆沙一起熬煮,讓綠豆沙的回味更有層次。
綿密的綠豆沙入口,絲滑得毫無豆子的顆粒感,軟糯的百合清香柔和,小小顆粒的馬蹄卻成了這一片溫柔鄉里的“硬茬兒”,脆脆的咀嚼感為這碗古早味的綠豆沙增添了不少趣味。
“宋主廚,這綠豆沙......”副主廚嚐了一口,竟找不出適當的形容詞來,實在是太細膩太驚豔了!
“這是綠豆沙,口感這麼清奇?”詹師傅戰術性後仰,瞪大眼睛。
“綠豆沙的口感......”喬葉雲輕聲說,“像雲朵一樣輕盈綿密?”
李師傅唏哩呼嚕乾掉一碗,一拍大腿,嘴兒感嘆道:“行啊小喬,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形容詞這麼浪漫?”
“靠!”一個小幫廚忽然間站了起來,舉著手機氣憤地說,“宋主廚,味華軒也太欺負人了,他們跟著商場搞活動就搞,現在又學著咱們髮菜譜,還拉踩新中味!”
“嗯?”宋星慈開啟微博,看了眼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