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震驚,略緩了一下:四郎,聽說你跟大郎攪在一起?
李元吉:是。
李淵:前兩天,你誣告你二哥天命的事,我沒有追究,忍下了。你和你大哥攪在一起,是想扳倒你二哥嗎?為什麼?
李元吉:大哥仁厚。維護大哥就是維護父皇,因為大哥的地位是父皇確定的。二哥自以為立功多,就可以把大哥擠下去。大哥處處避讓,二哥步步緊逼。人總有急的時候,給楊文幹準備盔甲,還不是被逼的?哪裡是楊文幹要反,是大哥在自衛。擔心有一天,真動起手來,也不至於……難道陛下就忍心看著大哥被二哥……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也不能說沒有父皇的錯。
貞觀之治 第七章(4)
李淵一愣,盯著李元吉。
李元吉:二哥平日驕橫跋扈,不把我和大哥放在眼裡。我也就罷了,大哥貴為太子,又是兄長,卻要受他欺侮。父皇不能及時出來維護大哥,卻總是縱容二哥。我們能不擔心嗎?現在,連仁厚的大哥都被迫做出這樣的舉動了。陛下你想想,二哥已經把人逼到什麼地步了。李元吉邊說邊抹眼淚。
李淵:好了,好了,不要讓我再抓到!你們兄弟啊……
txt小說上傳分享
貞觀之治 第八章(1)
張婕妤等嬪妃等在裡面,有的人懷裡抱著孩子,見李淵來,伏拜。
張婕妤:我們都擔心陛下啊。
李淵:秦王已去平叛,事情壞不到哪裡去了。
張婕妤:我們擔心的正是這個。
李淵:你們擔心秦王?當初如果立二郎為太子,就沒有今天這麻煩了。
張婕妤:太子確立多年,天下共知。一朝另立,難免帶來諸多###,說不定後患無窮。我們現在受陛下庇護,太子仁義,將來太子繼承大統,我們同樣可以平安度日。如果換成秦王,生死存亡,只是不知道是如何死法了。
外面傳來忙亂聲,內侍突然進來報告:慶州露布來了。
報信計程車兵:秦王馬到成功,逆賊楊文幹被一舉剿滅。楊文幹被秦王斬於陣前。宇文穎死於亂箭之下。
李淵似自言自語,小聲地: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李淵:傳朕旨意,秦王所率平叛軍隊駐守慶州,等待呼叫。放了太子,讓太子、齊王也準備,與朕一起回長安。
李淵:如果不是四郎提醒,朕確實誤會了大郎,險些釀成大禍。
裴寂:秦王府杜淹當時在豳州,他說是去為文學館收購古書了。
李淵:豳州長史席辨曾是秦王府的人,他們在一起是不讓人吃驚的。
裴寂:陛下,您看還要查下去嗎?
李淵:查明白了又如何?大郎私下籌備盔甲,為的是防備二郎;二郎時刻注意東宮,抓住把柄就上告,都有置對方於死地的心思。這哪裡像親骨肉啊。
裴寂:陛下應該儘快想個辦法了,否則真的鬧起來,天下會大亂。
李淵:唉,朕何嘗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
李淵設宴,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先後來到待詔殿。
李建成:此次都是我教導無方,讓二弟多辛苦一趟。
李世民:為江山社稷,不談辛苦。
李元吉:二哥,那個楊文幹為何不活捉回來,搞得大哥受累。
李世民:他誓死不降,我也沒有辦法,只好成全他。
李元吉:那宇文穎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兩軍陣前,來不及看清楚。
李建成:四弟,二弟領軍出征,你何必問這些不相干的事。
李元吉:好好,算我什麼也沒問。二哥辛苦了。
李世民:哼,不得罪已屬萬幸。
李淵:今天是家宴,幾位宰相也都不是外人,好久也沒有痛快喝一場了,今天不設監禮官,大家都盡興。今天朕帶個頭,先喝三杯。
李淵:(對裴寂)那時候我們在晉陽,一起喝酒的時候好像更多。
裴寂:是,陛下。那時候,能請陛下到晉陽宮喝一次酒還不容易哪。
李淵:哈哈,朕當時為官謹慎,晉陽宮那可是隋朝皇帝的行宮啊。
裴寂:那時候,臣下與秦王也是經常喝酒的,而且還……
李淵:還什麼?
裴寂:還賭博啊。那時候秦王好像總是輸,臣總是贏。秦王,不是有意的吧?
李世民:怎麼會是有意的呢?誰不想贏錢啊。
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