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我們可以與德尼德正式接觸了。請高志遠主持一下《蒙古方案正式稿》的討論,陸濤、辜委員長以及方顯廷、李平和晏陽初三老和我一起,參加正式會談。”(未完待續。)
………【第651章、聯邦】………
() 《蒙古方案正式稿》在萬眾矚目中,終於在喬巴山特使痛苦的最後一哆嗦之下正式簽字生效了。
最令孟遙、陸濤以及辜鴻銘、方顯廷等突擊營高層高興的是,這一次的電文往返中,喬巴山基本上沒有再玩任何花樣,大筆一揮,連正常的、也是起碼的往返校正確認稿這一過程都省略了,直接簽上了他的大名。
從這一點已經完全可以看出,喬巴山以及他的蒙古人民黨開始清醒地認識到,他們在蒙古的統治到了真正的窮途末路了。如果他們還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攜起手與突擊營展開真誠的合作。因為他們也看出來了,只要是在大中華這面大旗之下,無條件地承認蒙古是中國神聖領土,並心悅誠服地接受突擊營的領導,那麼在多民族的中華大家庭內,蒙古還是完全可以看到一個清晰而令人振奮的美好未來的。 。。
別的暫且不說,單說這眼見為實的、正在蒙古大地上發生的rì新月異的巨大變遷,以及由突擊營用暴力手段一步步推進的各種社會改革、土地重新分配以及工商業的私有化及其集團式改造,每一座新城在經歷了兩年的陣痛之後,一個讓人豔羨的大同世界的雛形,就那樣活生生地擺在了世人面前。
所謂榜樣的力量,大概也就莫過於此了吧?
在這一個多月的痛苦流連中,特使德尼德及其他的工作班子,身體享受著的依然是階級分明的等級森嚴的貴族生活。但眼睛裡看到的卻是不同階層每天早出晚歸時的那份喜悅的表情,以及勤勞就有回報的忙碌身影,耳朵裡聽到的是摩肩接踵而又擦肩而過的那些zì yóu的交談話語。以及對當天工作和學習之後滿足而幸福的回顧。 。。
哦草原的神鷹啊,如果不是身在其中,並且毫無阻礙地深入在社會生活之中,就是打死他們,他們也不敢相信,他們的黨所描繪出的幸福生活,其實是和突擊營追求的目標一模一樣。而且人家甚至已經完成了這種幸福生活的美麗雛形的建造。
當然他們還得感謝突擊營,雖然在正式簽字之前,從不給他們好臉sè。而且還故意處處打擊他們,但對於他們深入突擊營各地社會生活,開展各種社會調查,卻是保持著驚人的默契支援度。
最讓特使團意外和感動的是。當他們結束了所有的社會活動。寫出了一個很有分量的《有關突擊營社會調查報告》以及《特使團看突擊營》之後,經過孟遙親自批註,負責接待的突擊營統帥部辦公廳和社會部,還主動為他們提供了一整套宣傳電影和紀錄片如《突擊營一個美麗的大同世界》、《我們在這裡》、《人類社會的最高理想》等,併為之附送了一套先進的放映裝置,由特使團派自己專人送回烏蘭巴托併為喬巴山等領導人連續播放了數天。
影片給烏蘭巴托帶去了一片狂瀾和震撼。
用後世的專業術語或者美蘇爭霸,以里根完勝戈爾巴喬夫的最終結局來說,這一次看似不經意的一送。文化上的入侵和勝利,果真遠比戰爭和槍炮取得的勝利要厲害得多。而且也無形得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喬巴山本人在此後一系列重要檔案的簽字中,再也沒有了瞻前顧後和故弄玄虛的做派。
直觀,讓人看到了現實。現實,讓人懂得了進退。
而對於喬巴山及其蒙古集團而言,尤其如此。因為在可見的未來,隨著二戰的結束和冷戰的來臨,蒙古所具有的的特殊地理戰略地位正在因此而被削弱。而在東西方兩大陣營的角力中,異軍突起的突擊營,與rì暮西山的喬巴山集團,哪個會成為兩大陣營爭奪的香餑餑,卻是人所共知和一目瞭然的事實。
喬巴山簽字後蒙古方面的《蒙古方案文字》一送回來,立即與突擊營的《蒙古方案文字》合二為一,然後形成了可以對世界公佈的一個《蒙古方案聯合宣告暨蒙古現狀之16條》。
這份被國際承認並被後世史學家稱之為《蒙古16條》的聯合宣告,主要規定了以突擊營為主導的、蒙古人民黨為重要參政力量的,同時吸納了海內外尤其是東南亞所有僑胞、僑領和愛國團體力量,展望出一個以蒙古為支點的涵蓋全部東南亞和大半西亞、北亞的大中華區,並莊嚴宣告了期待在未來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國背景之下的迴歸之路。
而16條主要內容則包括了以下幾大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