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的動作,一看便知心中早已大亂。
孟遙的嘴角,不由得挑起了一絲勝利的笑意。
外交無小事。
在兩大巨頭臨時變卦的情況下,孟遙立刻隨機應變改變了自己的行程,直到今rì都沒有以任何方式會見兩國所謂的特使。
機緣巧合的是,遠在萬里之外的小鬍子希特勒,卻無意中送來一個大禮。
呵呵,自己身未動,當今頭牌帝國卻先來拜會了,這當然就是一種外交勝利了。
!@#
………【第485章、瓊州海峽】………
第485章、瓊州海峽
隨著蛟龍號ⅰ型第18艇的正式下水服役,突擊營第一代潛艇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在隆重而簡單的列裝儀式之後,高志遠代表突擊營統帥部按下蛟龍號ⅰ型潛艇生產線的關閉按鈕,同時也開啟了蛟龍號ⅱ型第二代潛艇的正式研製生產計劃。
蛟龍號ⅰ型潛艇從誕生之初,到現在歷時8年。
8年中,這款潛艇完全是在邊摸索、邊研製,邊列裝、邊升級的非常規條件下,不僅在第一批三艘艇剛剛列裝的極端情況下,很早就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實戰經驗,也就是南海阻擊北約組織前身的聯合艦隊的那次不過20分鐘的海戰,而且還在8年一艘接一艘後續潛艇的陸續海試和演練中,成功地獲得了足以改變蛟龍號ⅰ型潛艇升級換代的足夠海試時間,和必須的經驗、人員及其技術上的積累,從而在1938年,這一至關重要的年份,從製造工藝上達到了可以第二代蛟龍號ⅱ型的升級水平。
在同時按下蛟龍號ⅱ型第二代潛艇研製生產的啟動按鈕時,完全已經忘了自己曾是一名優秀空降兵的海軍司令黃老邪,在紅綢落地的一剎那間,激動地揮起拳頭,向著廣闊無垠的海疆怒吼了一聲:
“太平洋,大西洋,等著吧,中國的海軍,來了。”
是的,中國海軍來了,甚至可以說是將中國海軍zì yóu出入各大洋的時間,整整提前了近半個世紀。
但是,這還真的只是萬里長征,僅僅邁出的第一步。
突擊營目前的整個海軍力量,還不過是偏居一隅,甚至還不能遠離到海南島600海里以外展開大規模的軍事活動。
全部的水面艦艇,只有以俘獲龍驤號後正式命名的東方號航空母艦、以及從德國強行買到手中的重型卑斯麥級戰列艦chóng qìng號這兩大戰艦,構成了一個含有三艘快速驅逐艦、兩艘輕型巡洋艦、五艘護衛艦、一艘輕型戰列艦以及油輪、大型補給船、綜合補給船各一艘的特混艦隊。
當然,水下則有著世界目前最強大的蛟龍號ⅰ型潛艇,並罕有地直接配屬給了特混艦隊5艘的規模。
如果說整個特混艦隊水面艦艇還只是世界一流水平的話,那麼,如果算上蛟龍號ⅰ型潛艇的因素,突擊營這支毫不起眼的東方號、chóng qìng號特混艦隊,即使放在世界海洋中的任何一個地區,當今所以海軍強國,將無任何一支力量可以與之抗衡,就像突擊營的空軍力量一樣。
但問題是,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最大的劣勢,那就是如此強大的海空力量,都只能是發出一次雷霆之擊。
而世界xìng的大戰,卻不是一次絕殺就可以結束的。
換一句話說,突擊營當今的最大短板也正在於此:在擁有足以毀滅任何對手的恐怖實力的背後,孟遙他們卻隱藏著內心難以言表的苦澀。
工業力量的不足,以及尚無真正的立足之地而無法全面、安心和永久地展開大規模百年建設的種種約束,使得以孟遙為首的突擊營決策者,始終難以放開手腳進行大規模擴軍,以及實質xìng的百年基礎建設。
而這也正是突擊營為何要突然將建國蒙古提速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擁有著強大科技實力的背景,能夠快速提升和積累自身的軍備作戰水平和規模。
另一方面,高科技本身就意味著對高工業能力的高度依賴。
而高度發達的工業能力,至關重要的一個制約因素,就是你必須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真正大後方及其戰略縱深,才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完成你的高工業能力的全面基礎建設,以及各個工業時代的升級換代。
時至今rì,除了蛟龍號ⅰ型生產工業基地的建設之外,其他方面基本都還處在技術開發和積累階段,根本不敢輕易地去擴能和擴容。
如此這般,除了保持足夠的戰略威懾之外,老實說,現實期的突擊營,的確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