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3 / 4)

看上去好像一點一不設防了一樣?”

“陳賡呀,你說說看,孟遙還有是我們無法的?”

隨著兩人不約而同的的脫口而出,老毛與陳賡不覺相視一笑。哈哈,看來這一路上,恐怕並非只有他們兩人在心中翻江倒海啊。

陳賡勉強笑了笑道主席,你先說吧。”

“算了,人算不如天算。”

老毛忽然氣吞山河地揮一揮手臂,大步向迎接他的車輛走去: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陳賡,你也不要再杞人憂天了,突擊營的存在,本來就不符合我們這個貧窮而落後國度的真實xìng。不瞞你說,就連我這個徹底的唯物論者有時都會恍惚,突擊營會不會是天賜給我們這個苦難民族的一支定海神針。”

陳賡愣了愣,忽然從第一次結識孟遙到黃埔軍校的驚人言論,再到上海的驅rì,再到長征路上的驚人空降,一直聯想到現在的強大海軍展示,而且這還只是他宣佈的整軍計劃中的很小一部分,於是不覺也是嘿然一笑。

罷了,罷了,還是主席說的對,不到長城非好漢,突擊營這座長城,還是最後又他們揭秘吧,不然誰想都沒用。

龐大車隊離開南海艦隊駐地,風馳電掣回到了榆林城中。

車隊在這時一分為三,一隊重新回到本來屬於老蔣暫居地的榆林聯防司令部,一隊開往老毛的臨時寓所空軍司令部。多出來的一隊,則是經過跋山涉水不遠萬里匯聚一地的陳嘉庚、司徒美堂等海外華僑領袖們。

當然,更多的還有來自突擊營的各路高階指揮員們,他們也從四面八方正夜以繼rì地趕往海南,參加即將召開的屬於突擊營的全國代表大會。

在三個車隊陸續抵達目的地之時,孟遙已經與從蒙古的陸濤以及他的兩個騎兵軍多位師長,高志遠、傅曉衝、羅漢秉以及又一次全部全體到位的營指成員濟濟一堂,閉門緊急磋商了起來。

穿越十多年以來的又一個歷史時刻馬上就要到來了,他們需要做最後一次確認,確認方式第一次採用了前所未有的實名投票方式。

是不是真的到了可以向當前中國最大的兩個偉人開誠佈公地談論他們身世的時刻,孟遙也不敢再專權了。

所以,他主動提出來這一次他將不再使用一票否決。

一切由有著共同命運的大家決定,就像那兩次在東海上空那個神秘的維度,他們與後世祖國電波神秘相遇一樣。

還有就是海外華僑領袖代表團,他們應如何待之。

第一輪投票結果是驚人的,除了曹飛彪之外,幾乎全票透過了亮明身份的集體決議。

的確,這些年就是因為身份問題,幹都覺得束手束腳的,總是感到撓癢癢撓不到正點上。其根源,就在於這種不能說明的身份來源。就像謊言,必須要用一個謊言去掩護另一個謊言那樣,結果當然是不堪其累。

根據事前規定,有一人投了反對票,就必須再投第二輪。如果不再增加反對票就算透過。

票數一出來,果然還是曹飛彪堅持己見,另有一票棄權。孟遙看了看上面的名字,很驚詫居然是高志遠。不過,這已無礙大局了。

按照程式,孟遙拿出兩人的票問道:

“老高,你為何第二輪棄權,說說你的理由吧。”

高志遠擺擺手,衝著曹飛彪做出一個手勢道:

“我說過突擊營內部必須要有一個少數派,沒人做那就只有我來做。這是一。其二,老曹主抓情報部,他需要有一個支援的力量。就這麼簡單。”

孟遙轉而望著曹飛彪你依據的是,情報來源嗎?”不跳字。

“當然,”曹飛彪飛快地回答著,雙手一使勁掰斷了手裡的鉛筆:

“綜合我們目前的工業基礎和實際產能,各種導彈月產量不足6枚,武直基本是年產9架,T59坦克年產量15輛,重炮和戰車月產量是最強的,那也只是單就我突擊營而言。雖然在制式輕武器方面已能滿足當前戰爭消耗,同時也可以為國共雙方提供必要消耗支撐。但十多年,我們現有庫存來自後世的備件已全部用光,裝備已成老化甚至超期服役現象比比皆是。”

“試想一下,假若我們的殲20戰機、伊爾再也飛不起來,我們的武直、坦克和戰車消耗的趕不上生產的,我們優勢又何在?就算我們的戰略導彈部隊馬上就能成軍,到1945年抗戰勝利之rì,我們也不過能列裝不到600枚左右,這還不算裡面我們需要再細分一下防空導彈、空空導彈和艦艦導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