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立身處世,但求無愧於天理良心,無負於父老兄弟,這就夠快意的了o”
玉嬌龍:“孝烈忠義之行,都合於大道,順乎天意,這正是朝廷所倡諭的。你的所行所為,若能上達天聽,聖上必將傳諭嘉勉,責令邊將興兵相助,協力征剿,這樣才能名正言順,使忠義之行得彰於天下。不然,雖行的忠義之事,仍落個草莽之名,終於難成正果o”
羅小虎無可奈何地笑了笑,說道:“你說得也有道理,若能上下一心,軍民~德,合力御外,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只是那些官兒們各懷各的鬼胎,各有各的居心,他們有的惟恐朝廷趁此屯兵西疆,削弱自己的權勢;有的深怕聖上嚴旨督徵,毀了自己的性命。
因此,他們總是化大為小,化小為無,敷敷衍衍,決不肯把真相奏聞朝廷的。〃
玉嬌龍微微嘆息一聲,便默然不語了。
春雪瓶忽然想起母親曾對她講過“伏闕上書〃的故事來了,便興沖沖地對羅小虎說道:“羅大伯,你何不派個得力的人到京城去,也來個‘伏闕上書’,把這西疆發生的事情如實奏明皇上。〃. 羅小虎聽了,爽朗地一笑,說道:“上書皇上談別人的事也許還可以,談我的事可就不行了。〃 .
春雪瓶不解地:“這是為什麼?〃
羅小虎:“十八年前我曾大鬧過北京城,皇上早已對我有偏見,一定不會相信我的話的o〃
春雪瓶十分驚奇地:“你大鬧過北京城?十八年前?”
羅小虎點點頭:“是的o〃
春雪瓶還想問點什麼,玉嬌龍忙插話道:“伏闕上書談何容易,平民百姓是連宮牆都不準靠近的。”
春雪瓶又想起母親曾講過緹縈上書救父的故事來了,忙說道:
“要是母親准許,我便騎馬上京城,為羅大伯的事上書皇上去。”
玉嬌龍撫愛地注視了春雪瓶一會,又微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