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紅,鬥劍不敵之下,拼死逃出,不久就因傷重將亡,幸好臨死前遇到了一位土財主王大善人,好心地收留下小司徒平,像對自己親兒子一樣撫養司徒平。
只可惜這位善人最後也沒有個善終,被小妾跟和她通姦的姦夫把他毒死,正要害死兩個孩兒,碰巧遇上嶽琴濱,這老嶽路見不平一聲吼,殺了姦夫淫婦,他正巧看到了當年司徒興明臨死前,寫下的讓司徒平長大了去求追雲叟白谷逸的血是金身羅漢法元師兄的仇人之子,正想殺了,卻看兩個小孩根骨都挺不錯,就打算帶回華山去煉神嬰劍,哪知道走到半路上,遇到了金銘鈞。
在原著裡,司徒平被帶到了華山,正要開壇煉劍,忽然來了一個少女打碎鎮魂瓶,把王大善人家的孩子救走,嶽琴濱煉不成劍,心灰意懶,要去衡山隱居,便把司徒平託付在一個農家撫養,過了幾年,農戶遭災,全家死絕,司徒平一個人流浪到黃山後山,被許飛娘收去當徒弟。這娃活的真是一步一個坎,被作者直接稱作苦孩兒。直到最後天狐渡劫,峨眉才主動把他弄到了峨嵋派,卻仍然不輕不重,身上只有一柄飛劍,唯一的一件法寶,還是神陀乙休看不過去,說峨嵋派人性臭,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把他收做記名弟子送給他的。
金銘鈞看著兩個小孩可憐,從小失去了父母,家破人亡的,根骨又不差,便一起都收做弟子,只是先做記名弟子,之後還要考校兩人心性人品如何,雖然說司徒平應該是不錯的,但對那個王舟兒還是不瞭解,況且畢竟還是眼見為實,收徒弟可萬萬不能馬虎,否則的話教出一個無惡不作,甚至欺師滅祖的弟子,那就是造孽了,太乙混元祖師的前車之鑑可就在眼前。
第二元神
&;1t;ahref=。>;。
………【011 第二元神】………
金銘鈞收下兩個小孩做記名弟子,因王舟兒只有一個乳名,他給算命,得八字缺金,便取一個庚字,起名叫做王庚翼。金銘鈞又打聽到王善人的家宅,帶著他們回去給父親安葬,墳前磕頭,兩個小傢伙都很乖巧懂事,只在父親墳前徹底痛哭了一場,約定將來長大了以後回來掃墳祭奠,然後就不再哭鬧。
不一日,三人來到嵩山少林寺,此時智慧以及當年認識的人大多已經圓寂,只有一個武僧慧光因服用了智澄帶回來的丹藥還再世,現任羅漢堂座,一聽說是金銘鈞,立即從屋裡光著腳迎了出來,一看見金銘鈞還是原來的一副少年模樣,不禁帶著幾分羨慕地說:“師叔祖竟然一如往昔,風采依舊!”
進了羅漢堂,小沙彌過來獻茶,金銘鈞問起昔日故人,慧光嘆道:“當日師兄弟中,只剩下我還在世,其他各院也是一樣,唯有智澄師叔得享仙法,三百來年間,也像您一樣,還保持童子的容貌,不過上次見面時也是在三十年前的事了,智澄師叔雲遊四海,雖有神通卻不使用,靠著雙腳雲遊四海,以雙手積攢功德,當年回來小住數日,便又起身往蘇州上方山鏡波寺去,說是要拜訪一位獨指禪師。除了智澄師叔之外,就剩下他的師父,靈空師叔祖還在,只不過已經不再執掌達摩院,而是去後山面壁參禪去了。至於智慧師叔早已圓寂多年,現在的方丈是我的師侄了空。”
金銘鈞點了點頭,也自感嘆世事無常,物是人非,又閒聊了一會,便把百餘年來在各地收集來的武功秘籍都拿了出來:“當年我曾答應過你們,便是一諾千金,更何況智慧大師與我有恩,可惜,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如今他們竟都不在了。”他把秘籍拳譜一本本地拿出來,“這是武漢許家,九九八十一路梨花槍槍譜,和醉仙猿拳拳譜;這是哀牢山蕭家的百步劈空掌掌譜;這是從南省大盜餘家得來的秘傳梅花針針譜;這是齊魯三英仗以聞名天下的**劍劍譜;這是在西南隱居雷家的大乘萬勝拳……”
他一本本地說出來歷,慧光命小沙彌用筆一一記錄,一共是五十三本,大部分都是某家某派的秘傳絕學,金銘鈞或用仙丹,或用法術,或用寶物交換而來,慧光一生好武,如今活了近三百歲,跟著智澄學了一些小乘佛法神通,他因好武成痴,禪功不行,法術也極淺顯,但這身內功武藝,卻絕對已經達到了震古爍今的地步,江湖之上那些凡人門派,誰都知道少林寺有一位神仙般的老僧,也不知活了多長時間,武藝出神入化,除了魔教教主之外,再無一個能在他手上捱過三招。
慧光激動地把這些圖譜一本本地翻看,時而歡喜時而皺眉,竟是把客人晾到了一邊,金銘鈞知他脾性,也不為怪,吩咐小沙彌不要打擾,徑自出寺,也不去見方丈了空,帶了王庚翼和司徒平往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