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部分(2 / 4)

小說:唐朝小閒人 作者:宮本寶藏

考試。可是這樣一來的,韓藝當然不會答應,他強烈要求,制科也要分期舉行,你皇帝下詔考,萬一你不下詔,那總不會考,那人家也不會學啊。

制科就定為三年一考。

常科也定為三年一考,原本常科是年年要考的,但是你哪怕是進士及第,也不一定馬上就能當官,要等到朝廷缺人,亦或者朝中有人推薦,才能入仕,從這一方面來說,進士其實是一個動詞,進入仕途,進士不是官員。所以,一年一考,韓藝覺得頻率太高了,關鍵是你用不著這麼多官員,改為三年一大考,這樣的話,進士及第之後,就有可能立燒錄用,不會讓人家在家等。

如果說皇帝急缺人手,可以直接開恩科,定一年一考,不能減的,定三年一考,是可以加的,還可以用皇恩浩蕩的名義開,這當然符合皇帝的利益。

而整個科舉流程主要是分三級考,鄉試,說是鄉試,其實是縣試,可不是一個鄉一個鄉的考,州試,省試,省是指三省,不是地域名稱,也就是京城大考。

鄉試和州試是年年考,只是說鄉試早一輪,今日考鄉試,明年才去考州試。

每個州的錄取名額是一樣的。

這也是韓藝建議的,因為唐朝做夢都希望狹鄉的百姓遷往寬鄉,讓更多的土地可以開發,名額一樣,那麼寬鄉肯定輕鬆一些,促使一些百姓轉去寬鄉,這也是對寬鄉一種福利政策。

另外,還有一個重大改革,就是鄉貢制度,以前的鄉貢,是各地方保送的,也就是推薦上來的,現在廢除了推薦制度,必須要考,但卻保留了鄉貢,貢不是推薦,而是朝廷負擔一些家境貧苦但成績優異的考生上京趕考的路費。這當然也是韓藝提出來的。

這個政策是整個新科舉中非常明確訊號,砍掉推薦制,因為推薦的人才全都是貴族子弟,不會是寒門子弟,現在都得經過考試,這鄉貢本來是有利於貴族子弟,現在就是有利於寒門子弟。

而且各地上京考試的考生的成績,直接影響當地官員的政績,佔考核比例非常重。

這就是促使各地官員必須將優秀的考生送到長安,你弄一些有紈絝子弟來,結果全軍覆沒,那你這官可能都當不久了。

而科舉考試內容是改得面目全非,主要是進士科,省試分兩大部分,筆試和口試,全都是以時政政論為主,但是鄉試和州試,就是經義和帖墨、策問各佔三分之一,該讀得你還是要讀,最後一關就是看你能不能靈活運用。

但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核,也是從未有過的,就是綜合考核,就是你平時的表現,鄉試、州試不設,只有省試才設有綜合考核,因為這成績直接地方官政績掛鉤,而綜合考核又直接影響大考的成績,這就逼的州試也得去考核一下,品行太差的人你送上來,那就悲催了,朝廷考核考生的平時成績,可是朝廷派人去考核,不是讓地方上派人考核。

試卷是全國統一的。

這一次的科舉改革,可以說是華夏民族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ps: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求打賞。。。。。。(未完待續。)

第九百章 豐收也不討喜

而這一次科舉的大規模的改革,也正式宣告李治時代的到來。

猶如天空乍響一聲驚雷,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

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科舉之事,上至皇宮貴族,下至黎民百姓。

寒門是歡天喜地,相約好友,或酒樓茶肆,或道觀廟宇,或山間田邊,舉杯痛飲,暢談科舉,彷彿人生充滿了希望。

因為這一回科舉改制中很多政策都是有利於寒門的,再加上前面計程車庶之爭,朝廷的意思已經相當明顯了,這也是自魏晉以來,朝廷第一回站在了寒門這邊,這絕對是值得慶祝的事。

而貴族階層卻是一片抱怨之聲,其中取消改革鄉貢制,是肯定傷害了貴族階層的利益,以前是鄉貢都是保送生,九成九都是大姓子弟,這傷害的太深了。

可問題在於,這並不是李治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定下的政策,他還是獲得一部分大臣的支援,而且這些支援的大臣都極具代表性的,韓瑗、來濟代表著關隴集團,崔義玄代表著山東士族,李勣代表著軍方,李義府、韓藝代表的是寒門。

他們支援科舉改制,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利益來的,韓瑗、來濟代表的關隴集團,剛剛在廢王立武上面,得罪了李治,而且敗的無聲無息,要再反對李治的話,他們也害怕,而且李治推崇的尚賢之風,人人機會平等,對於國家和百姓都是好事,他們也沒有理由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